第1章 開始(1 / 2)

盜墓,自古有之,起初隻是民間三五不法之徒發財的一種手段,偷偷摸摸的,從來都見不得光。

但自漢末曹操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後,有組織的官盜在曆朝曆代,從先秦到近代民國,屢見不鮮。

但在我們的文化裏,盜墓,從來都上不了台麵,曆朝曆代對盜墓的打擊一以貫之,毫不含糊,但由於利益的趨使,盜墓從未斷絕,早先的官盜組織在後期不允許存在後,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個盜墓門派,大隱入世,世代傳承,盜墓為生。

盜墓者世代傳承,而為權貴們選擇墓葬之地的風水先生、造墓的能工巧匠,一般在墓葬完成後大都不得善終,被殺殉葬者有之,活封入墓者亦有之。時至今日,叫得出名號的風水先生傳承不少,但能造出古時那般精巧機關的工匠傳承卻不見蹤跡。

有這麼兩家人,一家姓李,據說傳自唐時李淳風,風水之術冠絕天下;另一家姓魯,據說是魯班後人,因犯家規,被剝奪魯班家族的公輸之姓,不準從事修屋建廟等工匠之事,無奈之下,改姓了魯,專研埋於地下的墓葬機關,幾代下來,墓葬機關之術,無人能出魯家其右。

李家和魯家先祖作為行業翹楚,在唐末的個一個大墓修建之時碰到了一起,知道十死無生的他們,利用各自擅長的手段,聯手給自己留了條後路,在大墓修建完成後,雖然被封於墓中,但還是利用早先留好的後路逃出生天。

逃出生天的兩家先祖自無法再回家族,自此遠離廟堂,以兩家家傳手段,遊曆天下墓葬,磨礪技藝,但與盜墓者不同的是,兩家先祖僅為研究墓葬方位及所用機關,鮮少盜取墓中寶物。但有一例外,隻要發現墓中有人殉者,兩家先祖必取墓中一物以示懲戒。

見識的陵墓多了,兩家技藝越發的精純,一身所學皆為修陵造墓兩家自不會將一身本事埋沒,在學習了諸多保命手段後,兩家後人又遊走於權貴之間,行修陵造墓之事,之後曆朝曆代大墓,均有兩家後人的身影。

兩家傳承久遠,傳至清代往後,兩家祖傳手藝雖然沒丟,但能用到的地方越來越少,李魯兩家單純憑借祖傳手藝已經是吃不到飯了。

窮則思變,李家以風水師遊走於世間,在民間操持喪葬風水事宜,由於祖傳手藝高絕,很快名傳四方,每日周邊找上門者絡繹不絕;而魯家則依附李家,以家傳手藝,從事棺木製造等事宜,一邊開鋪子售賣,一邊由李家推薦,獲利雖不多,但體麵的活著足夠了。

到了清末民國,內有各路軍閥割據,外有敵寇侵略,紛亂的時局下,為躲避戰亂,兩家家族成員四散奔逃。

家族大了,傳承久了,雖重視教育,但還是出了些個不肖子孫,在亂世中跟那些個上不了台麵的盜墓者合作,以家傳手藝,盜了不少古墓,好在兩家真正核心的手藝,每代隻傳一人,別人學到的隻是些皮毛,隻有真正的傳承手藝的人,才知道祖上傳下的密辛。

那些個和盜墓者合作的不肖子孫,初時盜掘一些小墓,沒覺著有多難,但後來跟著下了大墓,這才發現他們所學,根本就是拿不出手,不由想到那傳承祖宗手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