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沈陽周邊的國軍堅守不出,並且從長春、四平、開原、錦州和遼南等地的新1、新5軍、第71軍等部向鐵嶺、沈陽地區集結,以確保沈陽之安全,剛好兩麵夾擊東北民主聯軍的主力部隊。
於是東北民主聯軍各部為了創造戰機,紛紛向沈陽周邊攻擊前進,打斷國軍的作戰計劃創造有利條件。
第2、第7縱隊向彰武攻擊,28日攻克彰武,全殲國軍第49軍的79師1萬餘人,但沈陽、鐵嶺之國民黨軍仍不出援。
東北民主聯軍為誘敵出援,除以5個縱隊仍留沈陽以北、西北地區待機、以一部繼續包圍法庫外,其餘主力各縱隊分別向沈陽以西、以南地區擴張戰果。
很可惜,獨立十八師的任務還是圍困法庫,這個引蛇出洞的計劃完全沒有他們什麼事,也不是沒有,畢竟塔台唱戲各有各的分工,而獨立十八師就是用來迷惑國軍的。
東北民主聯軍的主力部隊30日攻占黑山縣城、31日攻占大虎山、繼而收複台安等地,並破壞了沈陽以南鐵路。
東北民主聯軍一部南下的行動,造成了國軍的錯覺,認為東北民主聯軍主力分散,遂於1948年1月1日集中15個師的兵力,以新5軍(欠1個師)為左路,以新3軍、新6軍為右路,以第71軍和新1軍主力為中路, 自新民、沈陽、鐵嶺等地分三路向彰武、法庫地區增援。
沒錯,東北民主聯軍在1948年元旦,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改為東北野人民解放軍,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機關改為東北軍區兼野戰軍領導機關,仍由101擔任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東北野戰軍根據國軍的部署,迅速集中主力部隊,阻擊國軍戰鬥力較強的中、右兩路,圍殲其孤立且力量較弱的左路,即新5軍。
在解放軍6縱節節阻擊、誘敵深入至公主屯地區的同時,2縱、7縱迅速運動至公主屯以北、以西,待命殲敵;3縱迅速迂回至公主屯以南,切斷新5軍向新民的退路。
與此同時,1縱、3縱、10縱共同切斷中、右兩路與新5軍的聯係,阻其增援。
1月4日,當誘敵深入的6縱突然停下還擊,解放軍各路縱隊紛紛向新5軍衝殺過來時,新5軍軍長方知情況不妙,急電沈陽,要求撤退。
這時候,遠在沈陽的陳長官卻猶豫不決,原本想讓新5軍固守待援,又擔心新五軍重蹈覆轍,被徹底殲滅,所以又想讓新5軍撤退。
由於沈陽方麵猶豫不決,新五軍隻能固守待援,不得不說雖然新五軍是剛組建不久的,但是有以前老部隊的底子,戰鬥力還是有的,短時間內東北野戰軍很難一口氣吃掉。
但由於中路與右路與新5軍的聯係被東北野戰軍切斷,固守待援的新五軍落入四個縱隊的包圍之中,眼見援軍遲遲無法到達,新五軍的電報像雪花一樣飛進沈陽,最終得到了撤退的命令。
隻是撤退的方向確實是沈陽,可這時候已經為時已晚了,包圍圈已經形成,新5軍剛從新民以北的公主屯撤出,即被東北野戰軍分為數段。
是的,新五軍兩萬多人的行軍隊列拉的老長了,當東北野戰軍發起攻擊的時候,很快就將這支部隊分成數段,首尾不能相顧。
作為國軍精銳部隊,新5軍在東北國軍各部中,其武器裝備與戰鬥力均屬上乘;軍長在國軍中也是一員悍將。窮途末路之中,不僅率部拚死抵抗,且竟然下令用士兵的屍體構築工事,在前沿陣地築起一道“肉牆”,並組織“軍官大隊”突圍,企圖打開一道缺口逃生。
這隻是無用的掙紮罷了,麵對英勇奮戰的東北野戰軍主力部隊,所謂的軍官大隊在戰士們英勇奮戰的打擊下損失殆盡,還是沒能突出重圍。
1月7日上午,東北野戰軍向新5軍發起總攻,新五軍各部奮勇抵抗,可惜已經無力回天。當天下午,新5軍2.02萬人被全殲,軍長、第195師師長、第43師師長全部被俘。
新五軍潰不成軍,自軍長以下13000人被俘虜,國軍的左翼部隊徹底被消滅了。
東北人民解放軍不僅取得了對左路新5軍殲滅戰的勝利,同時對中、右兩路國民黨軍的阻擊戰,也取得了殲敵4000的戰果。
中路部隊與左路部隊一看情況不對,沈陽周邊東北野戰軍的主力部隊人數不少啊,這才不到兩天的時間,一個軍的部隊就這樣沒了,生怕成為第二個目標的他們果斷選擇了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