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劍乘風化流螢,事了拂衣藏功名。
莫問今朝煩惱事,唯聞蜀山劍鋒鳴。
太初之時,鴻蒙生盤古,曆一萬八千年盤古開天地,清氣上浮為天,濁氣下沉為地,於是天地初成,又曆一萬八千年,盤古歸終,靈識飛散天地,曰:“盤古死而萬物生。”
清氣分五支,帝俊主東、西王母主西、帝鴻主南、帝江主北,那中天原本無主,後有盤古氏伏羲承天道為主。
濁氣雖亦分五支,東方瀛洲、西方瀚海、北方幽都、南方歸墟、中央黃泉,濁氣所化之境因盤古去時以身覆之不複再現。
太初時,清氣至善,得盤古靈識而化神明,濁氣至惡,得盤古靈識而生妖魔,然盤古既去,神魔無以為尊而頓生爭鬥,又曆一萬八千年,終以神明驅逐妖魔於地下而止。
妖魔既驅,大地重歸清明,盤古氏女媧受天命而造人,女媧以厚土為胎,引靈識鑄魂,自此人不再為獸形,因人最為接近神態,故而生則玄通。
自此,神、魔、凡三界並立,彼時凡人初生,群聚以繁衍生息,如此又曆千年。
時有人君少典生有雙子,少典死而江山分,千年後,姬水有熊氏之主軒轅,薑水烈山氏之主神農,炎黃兩君並爭天下,兩軍會戰於板泉,因玄冥氏臨陣倒戈,致使炎帝戰敗被伏。
炎帝部將蚩尤與刑天不服,怒而驅逐末代炎帝榆罔,後又揮軍與黃帝戰於涿鹿。
蚩尤獻祭降卒而喚出黃泉之息,三軍皆為濁氣魔化,黃帝不敵而獻犧牲於天,終求得九天玄女攜弟子應龍女魃下凡,於是蚩尤敗軍身死,黃帝一統天下。
黃帝年少時曾問道於廣成子,廣成子傳授其弈劍之道,修仙之法,黃帝二度問道廣成子後,承天道飛升,臨行前又將其修行之道傳於其子玄囂,並委以護世重任。
原來,就在黃帝蚩尤鏖戰於涿鹿時,遊曆巴山蜀水的廣成子忽感濁氣衝天,循跡找尋後發現源頭竟為一座裂隙形成的天坑,此刻正不斷的發出衝天濁氣,亦有無數妖魔亦天坑飛出,而後混亂塵世。
廣成子心中大驚,忙施展修為欲驅散濁氣,卻不想那裂隙冒出的黑氣怪異非常,無論各種法術皆無法驅散;即便是廣成子有通天修為,卻也望之興歎;無奈之下,廣成子隻得取出其佩劍,廣成子用盡畢生修為將其擲於裂隙之內。
廣成子畢竟是十二金仙之首,其佩劍玉清劍亦是至清至聖之物。因此,當廣成子使出全力將玉清劍朝著裂隙投擲下去的同時,濁氣瞬間便被驅散,因濁氣而生的妖魔也化為了齏粉;隻是這股力量畢竟是具有毀天滅地的威力,所以就在在落下的瞬間,巨大的衝擊便將周遭的大地撕開,一座座巨大的山峰也隨之移位,那玉清仙劍亦隨之化作一座劍塔拔地而起。
所幸,就在廣成子氣空力竭之時,師弟赤精子及時趕到,方使得其未遭受餘威的波及;廣成子隨後便向師弟赤精子說明緣由,他心知這劍塔隻能鎮守一時,並不能長久的保護這一方天地的安寧,所以請求赤精子再為劍塔施加一層禁製。
赤精子先是在塔身上刻下伏魔咒,將戮仙劍置於塔頂,然後施展引龍之術,引來七條孽龍;這七條孽龍實力非凡,過去曾在作亂於玉清界,後被赤精子收服;命其龍首時刻注視身纏劍塔之上戮仙劍,龍身纏於塔上,龍尾繞於周遭的七座山峰之上,然後他施法將七條孽龍化作七條玄鐵鎖鏈,作為這劍塔的最後一道禁製。
如此一來,無論神魔都無法撼動這座劍塔,更別提那些還處在蒙昧時代的凡人;廣成子眼見已然周全,便在赤精子的護送下,繼續踏上尋找裂隙的路途,很久以後廣成子方暫時回到洞府閉關。
數年後,有一名自稱姬軒轅的有熊氏青年前來問道,廣成子見其有貴人之相,推算出他日後必為天下之主,廣成子心係蒼生,自然有意願教導其如何對待蒼生黎民。
黃帝統一天下後,依舊遵循王道統治國家,曆時十數年,終於得見國泰民安;這時他又想到了自己的恩師廣成子,便帶著浩浩蕩蕩的儀仗前往崆峒山。
黃帝此行本想請恩師出山,擔任他所開創的王朝國師,卻不想被廣成子拒絕,且嚴肅的提到黃帝在一統天下後隻有眼前的祥和治世,卻不知道真正的巨大威脅正在暗處蓄勢待發。
太子玄囂本該在黃帝之後繼位大統,為了天下安危,毅然帶領三千門客前往巴蜀尋找劍塔的所在,蜀道自古艱難,何況一行人此時還隻是凡人。
玄囂太子曆時二十年,在這中途,黃帝禦龍飛升的事傳來;短暫的悲痛後一行人繼續上路,他們幾乎走遍了整個巴蜀大地,終於發現了隱沒在群山雲霧裏的劍塔所在;回首看去,昔日追隨自己的三千門客,卻隻剩下眼前的寥寥數人。
從此,他們就在劍塔之下定居下來,遵照黃帝的旨意承擔起守護裂隙封印的責任,如此,一個曆經千年風霜的門派——“九玄天元宗”就此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