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一路來到村口,村長帶著兩個做書生打扮的後生,和齊榮幾人等候在此。
見她們走近,忙上前行禮。
“小人流明村村長蔣大奎,見過主家!”
秦淩歌向他看去,男人四十來歲,穿著一身幹淨的粗布衫,身形有些消瘦。
他黝黑的臉上,布滿褶皺,眼神清明,顯得老實本分。
“免禮,先帶我們去下塌的地方,咱們坐下來慢慢聊!”
見她語氣並未有不滿,蔣大奎這才將提著的嗓子鬆了鬆,忙道:“是,夫人曾在這裏,修建了一棟臨時歇腳的青磚房。雖是簡陋了些,但小人讓家裏的婆娘仔細打掃過,還算能住人,您請這邊來。”
“帶路便是!”
幾人在村長的帶領下,一路向著村中走去,途經幾處人家,有好事兒的婦人孩童一路張望。
來到靠後山的一處背陰處,一座簡易的院落出現在眼前。
外院采用當地特有的大青石,砌了兩米多高,中間是兩扇漆紅的大門,此時正虛掩著。
蔣大奎快一步上前推開門,淩歌幾人跟著進門。
院子中隻有一棵棗樹和一口井,她走近幾步,探頭向著井中看去。
蔣大奎見此說道:“這口井是當初建房子的時候,夫人特意讓人挖的。因著這裏連接著後山,出水極快,水質甘甜可口。您在此小歇,用水也能方便些。”
“這裏還不錯,有心了。”秦淩歌點點頭,向著大廳走去。
廳裏已經讓齊榮提前放置了冰盆,加上房梁建得高,屋子裏很是涼快。
待眾人坐定,淩歌這才看向蔣大奎問道:“你既然向我寫信求助,想來是遇到問題了,說說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提到這事兒,蔣大奎剛放鬆的眉頭,立馬又皺了起來。
他滿頭大汗,忙跪地說道:“還請主子恕罪!這些年,小的按著夫人的安排,試著種了許多作物。可這沙地留不住水,土地也不肥沃,竟是種啥都不出產。 ”
“去年因著京都裏的蔬菜不豐,我們無意中種的蔬菜銷量不錯,大家夥賣了菜,還能買上幾袋糧食飽肚子。今年便將地,全都改種了蔬菜。”
說到這裏,他急的抬起袖子擦了把汗,又接著道:“誰想到今年產量很是不錯,可年景好,家家都有菜吃,這些東西就沒人要了。我們試著送到周邊的集市,能賣掉的少之又少。”
“現在天熱,有些蔬菜摘下來不到半天就發蔫了,就剩下些豆角還能放上兩日,可曬過的豆角更是沒人要。”
“村民所有的土地都用來種了菜,這樣吃不完又賣不出,大家都愁過冬該怎麼辦!”
“你們往年不也是都種菜的嗎?怎麼今年就這般難了?”秋荷問道。
她知道這個地方,以前還曾和夫人房裏的丫鬟,一起清點過送入府中的收成。
“這位嬤嬤說的不錯,流明村這幾年一直都靠種菜賣了後,再買些口糧過冬。”
“許是眼饞我們去年賣菜掙了些錢,今年這附近所有的村莊,全改了良田種菜。”
“市場滿了,種的這些個東西,自然就都賣不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