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此去經年(1 / 2)

主篇

把每次醒來都當做生還,人會不會更加顧惜眼前。

回到原起點,輾轉不見匆忙帶過回憶留下殘頁。連續停了好幾晚的電,才知習以為常的光源多溫暖。

誰都有標簽認真或懶散,別人眼中的你有時更客觀。成長到成熟就那麼幾個階段,幾個能完美屆滿不抱遺憾。

我們兜兜轉轉可是路啊越走越彎,理想取直拓寬終究是有些扯淡。俗話說有棗沒棗,打上三杆鼓勵勇敢,不濟就學刺蝟縮蜷,好歹留住青山。

生有往無返,挨過白眼唾麵自幹,要拿下一頂光環非要曆經些磨難。

從二零一五年說起,家裏的堂哥堂姐爺爺奶奶,每人都有一部手機。而那時的我跟姐姐十五歲了,兩人都沒有一部手機。

我們了解手機,都是通過堂哥堂姐。每逢節假日回到家裏,看著哥哥姐姐,人手一部手機,玩著我們沒接觸過的遊戲,聽著我們沒聽過的音樂,我和姐姐總是羨慕不已,我總跟姐姐抱怨,姐啊,我們什麼時候才會有一部屬於我們自己的手機呢?

姐姐總是被我這個問題所困擾,但她從沒有直麵的回答我,隻是衝我笑笑。

(提到這裏,我忽然發現這二十多年來,似乎不曾親口對姐姐說聲謝謝,雖然姐姐隻比我大幾分鍾,卻總是無微不至的關心與照顧我。從我八歲記事起,姐姐就沒讓我動手洗過自己的衣服,參與過家務。她會在逛街時給我帶愛吃的糖葫蘆,會在我生病時無微不至的照顧我,比自己生病還著急。父母常年外出工作,就把我們姐弟寄養在爺爺奶奶家,我從小就缺少父母的關心和陪伴。一直以來,是姐姐承擔了“父母”的角色陪伴關心我,對於我來說她就像個大人。)

恰逢清明雨上,我們都在忙碌著準備清明節掃墓的東西(錢紙 金元寶 貢品 香)。每個人都有分配的活,我跟姐姐的活就是花錢紙(一張一張的分開),而奶奶在準備明天的黃糯米飯。

忙著忙著,就聽到了熟悉的鈴聲,是奶奶的老年機傳來的聲響。

隻聽奶奶喂!誰打來說什麼,有什麼事嘛?隻聽電話那頭傳來。

“是我,你兒子小讓”,(就是我的父親,家中排名老三)父親來電詢問著家裏的瑣事跟我兩姐弟情況。

這時我恍然間抓住了機會,像在腦子裏預謀了很久,在心裏演試過無數次的話語。這一刻終於要得到驗證一樣。

我接過奶奶手裏的電話,還沒等父親開口,急忙問到,爸爸你啥時候才會給我買一部手機啊?哥哥姐姐他們都有,我們都那麼大了,應該也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手機了吧?父親沉默了幾秒,電話裏傳出打火機的聲響,我知道父親點煙了。

我沒得到答複,不死心的又開口詢問到買不買嘛?我的語氣中夾雜著對手機的渴望。父親支支吾吾說,“你還在上初中,自控能力還很差,現在給你買你的學業就荒廢了。等你讀高中了再給你們買”。

聽到這話我失望走開。眼裏頓時沒了光彩,小聲的抽泣著,企圖嚐試用淚水來打動父親。

我也確實是哭了,哭不甘心,哭委屈,哭憑什麼我們這麼大人了,還不能擁有一部手機。

我埋怨的說道從小到大我跟姐姐也沒主動要過什麼吧,為什麼就不能給我們買呢,我的語氣從平靜小聲到抱怨憤怒:從小到大你陪過我們嘛?有給過我們父愛嘛?有陪我們成長嘛?

我說出如此冰冷的話,我能感受到,父親愧疚了,父親失望了。從小在父親眼裏,我是個做事穩重,聽話孝順的孩子,這一刻我親手打破了父親對我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