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崩開局(1 / 3)

鹹淳十年,七月初九,帝崩。

年幼的左衛上將軍、嘉國公,度宗的次子趙顯在靈柩前即皇帝位,由於天子年幼,便由謝太後臨朝稱詔,主持大局。

次日,年幼的官家忽然高燒不退,急壞了太皇太後謝氏和皇太後全氏,連忙招太醫入內診斷。

還好官家隻是偶感風寒,並無大礙,倒是讓全太後長出了一口氣,一顆懸著的心也落了下來。

隻是自從官家從昏迷中醒來後,便變的有些沉默寡言起來。

想來也有些不太適應身份的轉變吧。

……

臨安府皇宮上空黎明未現,然大殿內燈火通明。

殿外是站的筆直的禦前班直。

殿內卻是坐著數位身著麻衣喪服的貴人。

其中有人麵帶憂愁,偶爾幾個大臣私下交流幾句後,卻是連連搖頭,倒是顯得此處有些凝重和嚴肅。

自從皇帝大行以後,局勢便愈發危急不堪。

去歲逆元阿術在叛將劉整的帶領下成功拿下襄陽重鎮,兵鋒直指臨安府,整個防線被撕開了一個巨大的口子。

更為致命的是襄陽府兼京西安撫副使的主將呂文煥在外無援軍、內無兵甲的情況下舉城降了偽元。

要知道呂文煥早年跟隨他的堂兄呂文德經略川貴等地,大小戰事經曆無算,後經營襄陽之地多年,軍中資曆甚是雄厚,說是抗蒙大將也不為過,於是在呂文德去世後,襄陽防禦重任便落在了呂文煥的身上。

並且朝廷對他的門生族人多有優待,糧秣軍資曆年來從未拖欠半分。

隻因長江被叛將劉整訓練的逆元水軍封鎖,襄陽被蒙元大軍團團圍困,物資的供給才顯得有些青黃不接。

可誰曾想就這樣一個寫下“不但驅馳西北,誓將屏蔽於東南”的帥臣,就這樣降了呢?

當消息傳來的時候,朝廷震動,宰相賈似道多次請旨督軍援襄,激勵將帥,妄圖奪回襄陽,複刻鄂州之戰。

可度宗皇帝卻不同意,下詔不允,繼續躲在繁華的臨安府皇宮內苟全偏安。

也許在他的心裏,失去一個襄陽並不會影響自己繼續做皇帝的美夢,難道這幾年失去的領土還少嗎?就連三防之一的四川都淪陷了自己不還是在皇位上坐的好好的嗎?

而賈似道在上書兩三次以後,見皇帝如此模樣,便也絕了反攻的打算,順從度宗的心思無奈派人向逆元求和。

然而逆元此行滅宋之意堅決,絲毫不理會南宋小朝廷求和的意願,借著拿下襄陽的氣勢,整兵訓馬,想要一鼓作氣拿下臨安。

按照曆史的軌跡,鹹淳十年九月,就是逆元大軍開拔之日。

僅僅不到三年時間,南宋臨安府便降了逆元,大宋滅亡。

雖有陸秀夫連立二帝,卻終究落了個崖山盡忠的下場。

觀這一場的滅宋戰役,真可謂摧枯拉朽,整個南宋幾乎是一邊倒的劣勢,聞風而降的統製、守臣數不勝數。

就連決定南宋小朝廷最後命運的丁家洲一戰,戰前任淮西安撫、製置大使,兼知黃州的帥臣夏貴都悄悄的遞了一張紙條給當時統帥三軍的都督賈似道。

上書“宋曆三百二十年”。

意思是說大宋立國已經三百二十年了,如今是時候該考慮下自己了。

賈似道看完後低頭不語,隻是連連歎氣。

連夏貴這樣老資曆的帥臣都存了這樣的心思,又怎能有機會勝利呢?

果不其然,丁家洲一戰南宋軍隊大敗,此戰過後,朝廷再無可用之兵,南宋小朝廷其實從此刻起便已宣告了覆滅。

一念至此,魂穿於四歲小官家的趙顯便有些無奈的看了眼殿內的眾人。

前世身為曆史愛好者的他,對於南宋的曆史略有了解,也曾幻想著穿越回去帶著嶽飛等人大殺四方誰知道一場車禍過後,竟讓他魂穿成了倒黴的趙顯。

四歲即位,滿打滿算不過做了兩年名義上的皇帝,稀裏糊塗的便被帶著投了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