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春分,雨紛紛,寒氣尚未消,人來人往日複日,誰還記得於此發生的過往?
邊疆戰敗的消息從西北傳到東南,原因竟然是軍費不足。病愈的皇帝沒有問責,而是下旨各地重新招兵募馬。
作為一縣之長的烏長葉自然要接下這個任務,派衙役去各家各戶抓人服兵役。
“大人,上麵要求的人數還差一個。”新來的縣丞跟烏長葉說道,“隻能讓那些已經高齡的人再.......”
“每次這個時候官民矛盾都是最深的,再服役的話恐怕會成為導火索,我去和知府談一談,一兩個人的話應該沒什麼大問題。”
事不宜遲,烏長即刻便啟程前往北區。
潭州城本來也沒多少戶人家,現在看去像是已經被抓完了一般。罪惡感湧上烏長葉心頭。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但是這常年的對外征戰,這徭役賦稅又怎麼能讓百姓不苦呢?
虛偽,烏長葉覺得許丞相虛偽極了,百姓麵前表現出愛民如子的樣子,大力發展農業,鼓勵人口生育,到頭來邊疆的戰事還一刻不停地推進。
烏長葉自然也不喜歡衛丞相,畢竟他對自己做了那麼多壞事,但此刻,烏長葉還是覺得衛丞相好一點。
現在是平安年代,不是亂世,平平安安地,不好嗎?
如果烏長葉沒有選擇來就職,早點罷官退隱,也不會遇到這些破事。
“走過頭了,大人。”陪同的典吏提醒道。
“嗷,好。”
烏長葉又回頭走去,和門衛交代清楚後,一個門衛進了大門,接下來烏長葉隻等他傳達消息。過了一會兒,門衛出來了,說道:“知府大人說,招不招得滿是你的事,招得滿是你的責任,招不滿是你的無能,不要隨便什麼事就來找他。”
烏長葉取下自己的烏紗帽,交給一臉懵的門衛,說道:“那麻煩小兄弟把我這頂帽子交給知府大人,告訴他烏某無能,做不了這件事。”
說罷,又取下官玉,拿出官印交給陪同的典吏,說道:“幫我交還比部,我之後寫一封辭呈遞上去,官服也會一並交還的。”
離開北區回到宅邸,烏長葉立刻便寫就了一封辭呈,按理來說這個過程一般要三四天才能辦好,但這居然一天就辦好了。
誰知隔天,之前那個新縣丞笑嘻嘻地帶著一行人來到烏宅來拜訪。縣丞笑道:“烏長葉,既然你已經不是命官了,那正好你可以填補那最後一個空缺。”
“我為官三年,終身不用服徭役,你這是在藐視法規麼?”
“沒有啊?那是前朝的規定,今朝可沒有這麼說。”縣丞說罷,拿出一本黃色的書,是《法經》。
烏長葉一把抓了過來,快速地定位到相應的一頁,相關的信息竟然一句都沒有了,什麼時候修改的?
但烏長葉不想追究了,自己說到底也是民,服徭役也沒什麼,至少這樣自己不會有什麼罪惡感,至於會不會戰死,反正也算是為國捐軀了。
烏長葉將《法經》還給縣丞,說道:“知道了,你回去吧,走的時候再到我這裏來吧。”
待烏長葉送走這些人後,黃詢出來問道:“烏大哥,他們這是來幹嘛?”
“來抓我去服徭役的。”
“怎麼有這種事?烏大哥不是在當縣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