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這台主刀醫生是,急診科蘇塵!(1 / 2)

“我在教你如何獲勝,你難道沒有聽出來?”蘇塵答道。

此前,蘇塵一直在思考這次考核真正的標準是什麼,如何才能完美完成。

考核隻有三個指標:手術治愈率、手術時間、術後恢複。

最開始他認為,應該做難度大的手術才符合標準,這樣能展現手術水平,可是這也意味要冒風險。這就與治愈率和術後恢複對應不起來。

估計王院長也不會讓參加考評的,冒風險上一些難度大的手術。畢竟有些風險還是要醫院來承擔的。

治愈率要高,手術時間要短,術後恢複快,滿足這個標準的,就是那些簡單的手術了。

而高,短,快的目的是效率。

對,就是效率。

記得有次院長齊放時說過,現在手術間平均每個月60-70台手術,他的目標是一個手術間可以做到100台,甚至更多。

說白了,就是提高醫生的勞動效率。

難度大、複雜的手術由那些資格老的、經驗豐富的醫生做。

現在二院就缺少的能做簡單,不是太複雜的醫生。

多做,快做,做好,即提升了醫院效率,也節省了患者住院時間。

這不就是多、快、好、省嗎?

“我的意思是說,多做些簡單的手術,就一定能贏得高分。”蘇塵補充道。

梁喜海對蘇塵的提議不以為然,露出懷疑的表情:“高難度手術怕是有人做不了吧。”

此時林副院長講完了話,然後又宣布,進行下一個會議流程,任命考評官,所有考評官上台。

台下一陣喧嘩。

“看來,這次和以前不一樣啊。為了公平公開公正,王院長可是想了不少辦法。”

“公布所有考評官,這也意味著作弊的可能性少了。”

王院長看著台下喧嘩的人群,滿意的點頭,要得就是這個效果,把考評官公開,考評官的打分也公開,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這次考評更加公正。

接著他望向蘇塵所在的位置,目光中多了一些期望。

林院長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下,看了一眼講稿,抬起頭念出第一個名字。

“陳浩淼!”

“易潤良!”

“……”

隨著聲音落下,

所有考評官走到了台前,站立。

此時,王院長說:“請給我們的考評官一些掌聲。”

掌聲響起。

為了公正。

不過,可以看到,有些人並沒有鼓掌。

即便如此,為了公正公平而響起的掌聲,也是雷動整個會議廳。

“真不錯這個辦法。”

“相對公平一些。”

梁喜海低聲說,他看著蘇塵鼓掌心裏有些不舒服,因為這樣以來,自己會多出很多競爭者。

過了幾秒,他笑著說:“即便如此,誰贏還不一定呢。”

“至少,對那些沒有後台,沒有背景,有能力的人來說,是好事。”蘇塵應道。

“說到能力。”梁喜海嘿嘿笑了一聲。

“這是我上個月做的盆骨骨折修複,聽說你特別會給別人的點評。”他把手機遞給蘇塵,“這個,你也給點評一下。有問題盡量提~”他的聲音重重落在最後一個字上。

蘇塵接過手機,點評嘛,我在行。這年月,為什麼都喜歡錄個視頻出來讓人點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