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掌聲應該送給蘇塵,是他的提醒讓我們避免了一次醫療事故(1 / 2)

“結果,我自己……”

“剛才的掌聲應該送給蘇塵,是他的提醒讓我們避免了一次醫療事故。”

易潤良的這一番話,讓眾人了解到術中為什麼要做膽道造影,是蘇塵的一句提醒。

與此同時,朱建軍想到自己科室的發展,為了這個獨立科室自己付出了很多,雖然碰到很多困難,但也能一一解決,現在正處於上升期。

剛才易潤良的話讓他驚出一身冷汗,如果這個階段出了個醫療故事的話,估計這個獨立的肝膽胰外科就開不下去了。

沒有想到蘇塵如此年輕,卻對手術有極強的敏感性。這使得他能在手術中判斷各種情況,從而做出正確決策,提高手術的成功率。

要知道這種敏感性和手術熟練程度不同,極難後天培養,類似於天賦。

“以後凡是特異膽囊,術中都必須做膽道造影。”他吩咐道。

這可是關乎科室存亡的一個原則,沒有想到,這個原則從一個實習生身上學到了,他不由對蘇塵的佩服又多了幾分。

“蘇醫生,請你以後多來指導工作啊。”

此刻的手術室裏的幾位醫生,也剛剛從剛才的震驚中回過神來。

“剛才蘇醫生的提醒,讓我們避免了一次醫療事故。”

“這麼年輕,真沒有想到經驗如此豐富。”

“看來是市裏上台機會多,才積累出如此豐富的經驗。”

他們還以為蘇塵因為上台機會多,才了今天的表現。

蘇塵麵帶微笑,聲音清脆說道:“我隻是遵守原則而已。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任何時候都要以患者安全為重。”

“我會在手術中思考,這一步會有哪些風險,哪些風險我已經查明,有沒有未知風險。”

“多思考這個問題,我想在手術中可以避開絕大多數風險。”

“一點個人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掌聲再次響起。

有醫生問:“蘇醫生,你一年做多少台手術?”

“我?”

“剛剛開始實習,上台的機會很少。”

“啊!”

“剛才是不是蒙的?”他們覺得一個實習生不可能對手術如此敏感。

要知道,手術的熟練程度和上台次數正相關。

在手術台上,一個小小的動作,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才行。

現在蘇塵說沒有過上台經驗,就可以在術中提醒主刀,所以他們的質疑很正常。

易潤良聲音低沉而有威嚴,他知道,這個時候需要站出來,替蘇塵說兩句。

“積累經驗的方法有很多種,不隻上台做手術一種。”

“我親自見過蘇塵做過一例麵部縫合,手法嫻熟,給我的感覺沒有幾十幾百台手術不可能做到。”

“而我知道蘇塵,沒有上過幾台手術。”

“所以,我猜想,蘇塵一定在上台前做了大量的練習。”

“因此,當我們抱怨上台機會少的時候,要問問自己在未上台前練習是否足夠,即便給了上台機會,能否把握住?”易潤良聲音低沉而有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