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穴位冥想法(1 / 2)

要想練成識神術,必須吃透崔龍彬所說的四縱八橫的意思。

崔龍彬說,人體神經網絡雖然很龐大,但是,依然有主次之別,四縱八橫就是其中最主要的神經線,隻要找到它們就可以給自己的神經網絡找到一副骨架,在它的基礎上,再去尋找別的神經脈絡就比較容易。

墨雲發現,自己可以用經絡穴位知識,標示四縱八橫的位置。

他發現四縱八橫可以歸納為“前後左右,頭胸腹腿”八個字,前四個字指身體的四條豎線,其中,“前”是指身體正前方的豎線,“後”是指身體正後方的豎線,起點均在頭頂的百會穴,其中,“前”是從百會穴出發,經眉心、鼻尖、人中、咽喉、心窩、臍眼,到會陰。“後”是指從會陰出發,經命門,順脊柱上行到後頸、後腦,再回到百會穴。

這兩條線連接在一起,就形成一條貫穿人體前後所有主要穴位的循環線。

另外,左和右則分別指身體兩側的豎線。同樣從頭頂的百會穴出發,經兩邊的太陽穴到腋下的氣海、到雙腿外側的血海,再到足底的湧泉,轉向雙腿內側上行到會陰彙合,形成身體的另外一條主要循環線。

之於“頭胸腹腿”這後四個字則分別是指橫向繞行於頭部、胸背部、腰腹部、以及雙腿雙足的循環線。

這些循環線,每一條都可分作前後兩條,合起來則是四條縱線、八條橫線,簡稱四縱八橫。

墨雲過去學習經絡穴位,是由於上級要求所有的宇航員都要掌握一些醫學常識,以方便在太空開展自我救助,沒想到,到了神武星球上,突然起到這麼大的作用,幫助他清晰明確地標出了神經網絡的主線,讓識神術修煉一下變得如此簡單。

真是技多不壓身啊。

墨雲不免在心裏感慨,學過的東西,終究會發揮出他應有的作用。

就這樣,墨雲緊守著四縱八橫的意念,讓自己的意識在周身的穴位之間遊走。

為了找準穴位,一開始,他有意使自己的意念走得很慢,每一個循環走下來都要花費將近十分鍾的時間。人也覺得很疲勞。

那種感覺就像做俯臥撐,如果用暴發力一氣嗬成,人就會感到比較輕鬆,相反,如果緩緩地推動手臂,手臂就會因為持續承受壓力而酸麻脹痛,發顫發抖,會感到越來越吃力,甚至到最後連呼吸都會感到很困難,頭暈目眩。

墨雲現在的感受就恰恰像這樣,但是,它一直執拗地堅持著。

他知道他現在的身體雖然並不強壯,甚至可以說是很虛弱,可他對的意誌力卻並沒有減弱。他相信自己的神經不會脆弱到一遇到難關就被徹底打敗。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他覺得他的腦袋像戴上了緊箍咒,越勒越緊,似乎滿頭的頭發都變成了針尖,不停地紮著他的腦袋,讓他頭痛欲裂。

又過了一個小時,他感覺自己的呼吸越來越急促,渾身發燙,熱汗涔涔,就像掉進了火爐裏一般。

他記得他剛回家、立在院門外的時候,還被涼風吹得打了一個噴嚏,現在卻不知為何,竟感覺夜風變成了熱浪,熾烈烤人。

就在他感覺他的神經像保險絲即將被燒斷時,他又發現他的身體在一步一步變冷。

過了一會兒,他竟然感覺自己墜入了冰窟中,冷得牙齒咯咯作響,渾身瑟縮不已。

本來,當他聽見崔龍彬說練習識神術的方法是冥想時,心裏還有些不以為然,覺得這辦法過於簡單,幾近白癡。

因為,他清楚地看見,這種修煉方法成了一部分同學公然在課堂上睡覺的障眼法。

他們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睡得流哈拉子,甚至有兩個胖子情不自禁地掀起了一浪一浪的鼾聲。

幸好崔龍彬當時被電打蒙了,沒有看見學生的課堂表現,否則一定會大發雷霆。

墨雲從一開始對冥想功感到不以為然,繼而心生懷疑,現在卻又發現自己的懷疑毫無道理,因為,他閉目冥想了幾個時辰後,感覺自己累得全身酸軟無力,甚至連呼吸都有些困難,比過去的十公裏越野長跑還要痛苦。

“我說呢,識神術不會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