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的向陽村,給顧瑾的感覺,可比陽城熱多了。
才上午九點,驕陽似火般在天空中亮的耀眼。
路邊的垂柳一動不動,細細的柳葉蔫巴巴的打著卷兒,看上去一點精神都沒有。
樹下的老狗不停的搖擺著尾巴驅趕著蒼蠅。它吐著舌頭不停的喘著粗氣,耷拉著的雙耳聽到有人路過的聲音,也隻是抬起眼皮子瞅了兩眼。
路邊的行人都是行色匆匆。偶爾一輛自行車路過,多遠就一路叮鈴鈴的響了過來。
在騎離了顧瑾母子一段路後,又飛速的倒了回來。
“你是祝家那個如蘭丫頭?”
祝如蘭停住腳步,笑了笑,道:“強子叔,這是顧瑾。”
“爺爺好。”顧瑾仰起頭努力的擠出微笑,試圖讓自己看上去可愛一點。
強子叔的兒子跟祝如蘭一起長大的。
在顧青山沒來向陽村之前,祝如蘭、許倩,還有強子叔的兒子每天都是要在一起玩的。
那個時候,別人家的半大的孩子在搶收的時候,都要下地幫忙的。
平時也要在家洗衣做飯喂雞喂鴨打掃衛生。
這些活兒都幹完了,也還要背著背簍去地裏打草,撿柴。
可他們三家的孩子不一樣,祝家祖上是遊醫,到祝如蘭外公這裏才在向陽村落了腳。
在那個缺醫少藥,醫療技術還很薄弱的曆史時代裏,祝外公是個心係民眾的遊醫。
祝外公16歲在外遊曆的時候,侵略者強占了他的家鄉。
在3個多月時間裏,侵虐者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所到之處橫屍遍野,祝外公的父母長輩,在這場偷襲中,全部喪生。
祝外公得知消息的時候後,悲痛萬分。在往回趕的路上救下了一位重傷逃出的同鄉人。
他們一起潛伏了整整4年,才找到機會暗殺了侵略者的重要人物。
暗殺成功後他們立即逃了出去,一路上層層換卡,最後落腳在了海門。
而在海門不到兩年又找到機會暗殺了侵略者的一位領軍人物。
而同伴,犧牲在了這場暗殺中。
失去同伴的祝外公加入了祖國的醫療隊,之後的14年裏,他輾轉在全國各地。
先後將無數的重傷同胞從戰場上救了回來。
在成功將侵虐者趕跑後,他沒有選擇回到家鄉。而是繼續前行,完成他的遊醫生涯。
直到來到向陽村,被溫柔善良的祝外婆絆住了腳,留了下來。
祝外公在向陽村定居後,為這裏的村民解除了很多的疑難雜症,經常親自熬煮湯藥為百姓預防和給病者服用治療。
他的收費比較廉價,不收其它費用,僅收取中草藥錢,甚至隨病人家給。
對窮苦家庭的人生了病,實在拿不出錢來買藥,還會免費給藥相助。
他們給人看病後,還會回訪病人的病情,為病者進一步治療。
因此,深受這一片村民的愛戴。
然而,祝外公卻沒有像書裏說的那樣,好人長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