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崔府。
“快,熱水燒好了沒?”一個婆子的聲音大喊。
“來啦!”丫鬟碧兒一路小跑著,一邊抹了一把額頭急出的汗珠,一邊腳步匆匆邁進產房。
後麵陸續跟著進來一串青衣婢女,各自端著水盆、托盤等一應事物,托盤上麵放著一遝遝米白色的棉布,腳步匆匆,卻訓練有素地隨碧兒魚貫而入。
崔府的夫人韓氏,與崔棟崔老爺已成婚八年有餘,好不容易懷了這一胎,偏偏孩子是個懶的,都過了預產期一個多月了還賴在母親肚子裏不出來。
好在府裏的龐大夫和豐榮縣裏數一數二的穩婆都說孩子沒問題,崔夫人這才放心地繼續養著,但也著實期待孩子早點降生。
昨日清晨門房來報,有一個和尚化緣至崔府門前,崔家本就樂善好施,崔老太太更是個信佛的,所以命門房給了和尚兩匹素棉布和五十兩銀子。
和尚感念崔老夫人善心,跟門房要來筆墨,徑直在崔府大門右側牆上寫下一首詩來:
初冬雪漫漫,人間處處新。福祿群香聚,新蕊俏迎春。
書罷念了一聲佛號,又默默誦念一篇經文,方告辭離開。
門房趕緊將此事稟報給崔棟崔老爺,待崔老爺趕來,和尚已飄然離去。隻留一壁行雲流水的詩書佳作。
此時新日初升,晨光下,七色光華若隱若現,此詩竟隱隱生出祥瑞之氣。崔老爺大喜,覺得必定會是好兆頭,遂命小廝好好清掃牆壁周圍,仔細別讓人隨意塗抹了去。
果不其然,晚飯後夫人就有發動之意,好在產房、穩婆等一應事物,皆是一早就準備好的,除了夫人剛呼痛時丫鬟們忙亂一陣後,很快就穩定下來,各司其職。
崔老爺焦急地等在外院,府裏的龐大夫看老爺來來回回的走動,每聽見內室的呼痛聲,臉便多白上一分。龐大夫暗忖:怕不是夫人還沒怎麼著呢,老爺便先去了。於是走上前笑著安慰他道:
“老爺莫急,婦人產子本就需要時間。而且夫人體質溫厚,懷孕期間又一直注意飲食調理,所以胎兒並不大,你且耐心等著,定會母女平安的!”
龐大夫名叫龐仲學,今年三十出頭,祖上曾出過一名太醫,後因冒犯貴人而獲罪入獄,即便散盡家財,也隻保住了一家老小的性命。隨後全家被攆出京城,回到老家豐榮縣生活。回鄉後曾祖便棄醫從農,並嚴令家中子侄不許再學習醫術。
龐家本就是醫學世家,不善農事,所以到了龐大夫這一輩,家道早已中落。龐大夫從小卻顯出了學醫的天分,此時曾祖已經仙去,祖父不忍他天資被埋沒,又迫於家計,百般思量之後,違了曾祖的意願,把家中珍藏的醫書拿給他開蒙。隻是不許他太過冒頭,即便習得一身精湛醫術,也終身不得入朝,不得伺候權貴,僅可為小富之家差遣。
崔老爺與龐大夫相識於微時,相守於經年,所以深知他醫術卓絕。聽他此言,便也舒緩了心緒,臉色這才慢慢好轉。
“讓仲學兄見笑了。”他笑著拱了拱手。
龐仲學見他不那麼緊張了,便拉他坐下,給他遞上一盞茶,笑著調侃他道:“看你方才那模樣,我真以為會先給你施上一套急救針法。”
崔棟不理他,低頭喝茶掩飾尷尬。
雖韓氏已二十有六,然卻因是頭胎,所以直到次日淩晨,一個粉紅色的小團子才呱呱墜地,隨著一聲嘹亮的啼哭響徹雲霄,崔府的大小姐降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