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間煙火(1 / 2)

再見到陳源是在兩個月之後。

上次的采訪稿過得很順利,林曦在回家的路上就已經用手機寫好,反複檢查了幾遍,就直接發給主編審核,回到家好好睡了一覺,醒來就是主編審核通過的意見以及幾句委婉的指點。

當然這些其實都不重要,一遍過,不用反複修改,皆大歡喜。

至於後續的排版發布,就不是她能決定的了。

基於采訪過程不怎麼順利,心理上的不適,以及她不同尋常的任性與瘋狂,還有她不曾告知別人的陰暗麵。

不提最好。

信息化時代,紙媒沒落,無數的話題興起又覆滅,大眾視線太容易被轉移了。

她也不斷說服自己,別在意。

就在她快要忘記的時候,陳源出現了。

林曦剛走到公司門口,就迎麵撞上,擦肩而過之際,陳源拉拉她的袖子,“有時間聊一聊嗎?”

彼時林曦剛從文字工作中脫身,迫切地需要補充能量,再加上十分臉盲,一時間沒能認出陳源,“你是?”

陳源撇撇嘴,又像是無奈,“陳源。”

哦,沒想起來。

她的工作地址不是秘密,工作性質決定了每天要麵對形形色色、各行各業的人群,腦容量就那麼點,最多看著眼熟,怎麼可能一一記住。

平時還會糊弄過去,一餓就什麼都忘了。

林曦鎮定地點點頭,“這不是說話的地方,換個地方,邊吃邊聊?”

準確的說,重點其實在前半句,找個地方聊一聊,但當時餓得上頭,說話沒過腦子。

但陳源當真了。

然後,兩人來到了一家燒烤大排檔。

挺……特別的。

林曦很久沒在這種地方吃過飯了,平時工作都是在咖啡廳又甜又膩的糕點,一點食欲都沒有,或者西餐廳,精致的私房菜,外觀大於味道,回家懶得下廚,湊活湊活就吃點,平時也沒什麼時間,沒有可以一起來的朋友,哪有一個人來吃燒烤的?

坦白說,兩個人也沒好到哪去。

自助式燒烤,邊吃邊烤,有學生,也有拖家帶口的,七八歲的小孩子跑來跑去,這個時間已經差不多是人滿為患了,很有煙火氣,各種意義上的。

林曦默默地吸了吸鼻子,真香,回家都不用吃菜葉子了。

感慨的功夫,陳源已經手腳麻利地收拾好桌麵,準備開始點菜了,“有什麼忌口嗎?”

“沒有。”林曦是那種什麼都願意嚐試的人,經常踩雷,樂此不疲,但……

“不吃辣。”

接下來就是點餐環節,過程無比迅速,基本公式是:

“XX吃嗎?”

“吃。”

沒幾分鍾,就決定好了,陳源照著菜單取餐,沒多久端著一摞菜品回來。擺好烤架,自動上手。

林曦盯著陳源離去的背影,終於想起眼前的人是誰了。

興師問罪?還是感謝?前者的可能性應該更大一點。

林曦承認自己是做得不太厚道,多少有個人感情摻雜在裏邊,那天的采訪加采訪稿統統都能計入她的\"職業汙點\"。

但,她再怎麼“十惡不赦”也不能在吃飯的時候聊,這讓她怎麼吃得下去。

不過,陳源顯然沒那麼快進入主題。

烤串,翻麵,撒調料,烤好的串先遞給她,怕她有顧忌,還十分貼心地解釋,“這家我吃過好幾次,老板人厚道,食材很新鮮的,你嚐一嚐。”

林曦頓時有些愧疚。

嚴格意義上講,她做的事雖然不厚道,卻在情理之中,她采訪過很多人,不是每次采訪都能有一個圓滿的結果,有的可能從立題開始就被斃了,有的因為種種原因未能成行,有的意見不合采訪取消,有的寫了稿件未能發表,還有的運氣好,設立專題,拍紀錄片成都是有可能的,那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