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納捐結束的日子,連城縣城裏麵的老百姓們都把納捐箱子所在的高台圍的水泄不通,想要看看這幾天連城縣城內一共納捐了多少銀子。
“我說老丁,這些個箱子裏麵的銀子得有老鼻子錢了吧?\\\"一個小販用胳膊肘捅了捅旁邊的一個壯漢,好奇的問道。
那個被小販叫做老丁的壯漢點了點頭:“你妹看到這個高台從納捐第一天就被知縣大老爺派遣了衙門裏的衙役日夜看守了嗎?這裏麵的錢是絕對不會丟失的,就算是那些神偷大盜也不會喪心病狂的沾染這些賑災的納捐銀子,人都是有良心的,那種絕戶事情沒有人會做。”
“說的有道理,馬上知縣大老爺就要跟那些帶頭納捐的富商和士紳老爺們一起上台當眾宣告此次納捐的總數額了,到時候咱們香坊縣內的老百姓如果比別的縣城納捐的多,以後我去外麵縣城販賣東西也是很有麵子的不是嗎?不知道老丁你捐了多少?\\\"小販嘿嘿一笑,問道。
老丁尷尬的說道:“家裏的婆娘不懂事,不讓多捐,所以我捐了五十個銅子兒。”
“老丁你一家老小吃喝,一天到晚扛活掙錢也不容易,能夠捐五十個銅子兒已經是半個月的工錢了,我比你條件好點,我捐了六十個銅子兒,也算是為了陝西的老百姓們出一份自己的力氣吧!\\\"小販好像看到自己比老丁多了十個銅子兒而覺得十分的驕傲。
老丁也不惱怒,反而伸手朝著遠處一指,口中叫道:“你快瞧!那不是知縣大老爺他們來了
嗎?\\\"
周圍的人們一聽這話,紛紛看去,發現香坊縣的知縣孟德柱大老爺竟然真的來了,後麵跟著三班衙役和香坊縣有頭有臉的豪商和士紳,一起登上了高台。
“見過青天大老爺!\\\"高台下麵的老百姓們紛紛跪下來朝著知縣孟德柱行禮,讓頭一次見到這麼多人給自己磕頭的孟德柱感到了十分的滿意。
“大家快快請起。”孟德柱雙手虛抬,笑著說道。
“謝青天大老爺!\\\"老百姓們大叫一聲,這才起身抬頭看著孟德柱。
孟德柱扭頭看了一眼縣丞於富興,於富興站出身來,對著下麵大聲的叫道:“大家都靜一靜,這次陝西地龍翻身,很多老百姓都遭了災,咱們孟知縣大老爺仁慈,不忍心陝西的老百姓們受苦,所以搞了納捐,這次咱們香坊縣城之民全部都永遠參加,其中禦劍商會捐款一萬兩白銀,永福商會捐款五千兩白銀,大鴻當鋪捐款三千兩白銀,海鮮閣捐了一千兩白銀,陳氏布莊五百裏白銀,梁王莊的何舉人老爺捐了一百兩白銀,史家莊李員外捐款一百兩白銀,咱們老百姓們捐獻數量不等,一共納捐了三萬兩白銀,這些銀子會購買糧食送到陝西接濟災民,大家都是做了一件好事呀!\\\"
“我就說咱們連城縣城乃是仁善之地,還是咱們連城縣好人多呀,竟然能夠納捐三萬兩白銀,這一下以後出去販賣東西的時候,有得顯擺的
咯!\\\"小販對著一旁的老丁笑道。
不光是小販,高台之下的老百姓們紛紛高興的議論了起來。
連城縣主簿郭慶連大聲的說道:“現在納捐的數額已經告知爾等知曉,現在大家都散了吧!\\\"
就當老百姓們想要離去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的時候,從街角傳來了一聲大喝:“且慢!\\\"
眾人扭頭一瞧,原來在街角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了一百多個手拿刀劍的少年俠客,中間正護衛著一個中年太監,剛才大叫的人就是這個中年太監。
連城縣的知縣孟德柱一見這個中年太監,心裏就是一驚,疑惑道:“禦劍山莊的大總管王承恩這個死太監怎麼來這裏了?難道禦劍山莊外圍勢力禦劍商會納捐太小,禦劍山莊的信王朱由檢想要納捐博取賢名不成?\\\"
左右的縣丞於富興和主簿郭慶連也都猜不透為什麼禦劍山莊的人會來這裏,隻是後退一步冷眼觀望,他們可是親眼見過信王朱由檢氣死了上一任的知縣大老爺王德坤的,萬一這次是專門來針對孟德柱而來,他們兩個可不想陷入其中,畢竟上一任的典史宋氏兄弟和知縣王德坤的墳頭草已經三尺高了,信王朱由檢卻一點事情都沒有,惹不起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