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渡劫”(1 / 2)

隨著“解憂研究員”隊伍的不斷壯大,李欣與晏翎也緊鑼密鼓地完善了對研究員們的持續性學習引導和周期性考核。具體而言,就是參考蕭雨等醫館醫生們每兩年考試一次的“醫生執業能力年檢”製度,逐步形成了解憂室自己的“成長與育兒谘詢回複能力年檢”製度。

轉眼,2022年的暑假又快到了,李欣和蕭雨,又要直麵暑假期間的“高強度帶娃、並保持工作節奏”挑戰,盡量為此做好準備。

一天傍晚,正當他們在晚飯期間跟孩子們商量暑假的安排時,李欣收到了木瑤發來的私聊消息,是一張閱讀數的截圖,上麵赫然寫著“閱讀 5.2萬”。李欣愣了,她之前那篇介紹太極按摩的推文雖說出圈,但最終也隻有1萬多閱讀數而已。

木瑤:“欣欣姐你看到了嗎?今天這篇育言故事,我在接娃回家的路上刷了一下,就看到閱讀數這麼高了!而且還在漲呢!”

李欣:“啊,我在吃飯呢,現在看現在看。”

她草草吃完飯交給了蕭雨善後,然後跑回臥室裏自己的電腦上,去後台用輔助編輯的插件工具調出了統計這篇推文數據的表格,自己看了又看,不明所以。就又等了一會兒,閱讀數9.3萬時,她再次調出表格,先發到了3人工作群裏。

跟晏翎一同分析後,兩人留意到,大比例的讀者都來自微信後台新上線的“看一看精選”,似乎是這個係統自動匹配的文末內容推薦給帶來了額外的流量。

初步總結了一下觸發係統推薦的關鍵詞後,李欣就把數據和初步總結發到了谘詢公司的全員群裏,並私發給了木瑤和高歡兩位主要撰稿人,請大家留意平台的新功能,在後續撰稿中盡量應用起來。

這篇推文,雖然最終的閱讀數還是離十萬差了一點,但卻是谘詢公司有史以來閱讀數最高的一篇推文!它就此拉開了谘詢公司的新媒體賬號流量大漲的序幕。

接下來的工作,讓李欣體驗了一回來不及感慨的“量變達到質變”。

育兒號的流量主收入短時間內暴漲,書信谘詢、視頻育兒谘詢的業務量也水漲船高了。這讓李欣和晏翎剛剛搭建成型的“解憂研究員團隊持續建設方案”立馬派上了用場,因為給谘詢回複同事們提供專業支持很快就成為了李欣工作裏的重頭戲。

而晏翎的工作重點裏,則很快就添上了“解憂室看門人”人手的增加——現有的業務量,讓她一個人完全忙不過來了。

時光如水,到2024年到來時,谘詢公司依然保留了線上辦公為主、線下交流協作為輔的工作形式,但公司的整體結構建設已經完整。

除了完全可從容應對大量增長的書信谘詢與視頻育兒資訊業務量,還順利運行起了完整的回訪製度和團隊壯大製度,踏踏實實地助更多家長實現了心理充電、也助更多孩子合理而及時地滿足了成長需求。

而作為谘詢公司天使投資人的蕭雨,和作為谘詢公司創始人的李欣、晏翎,還有作為如今公司骨幹的木瑤、高歡,無不獲得了自我成長、實現了財富自由;並且,更重要的是,他們都不約而同地發現:這項工作可助人也可助己、可幫到身邊人也可幫到遠方朋友,於是充滿意義。

對他們來說,助家長心理充電、助孩子滿足成長需求,是足可以做一輩子的一項事業。

近兩年疫情反反複複,大家都很不易,但李欣想,堅持此項事業,便可持續成長,可保持住“鑒於止水”、“每下愈況”,也可持續地“因其固然”、“以無厚入有間”,進而去追求“得之於手,而應於心”。那麼,無論劫數如何,都可以,渡劫成功吧?

而對蕭雨來說,他的醫者成長之路雖越往上越艱難,卻也因李欣提供的助力而愈加無所畏懼、堅定前行起來。當然,他也還是堅持著催李欣早睡。蕭雨在這點上的執著,始自挺久之前。說起來,那是他最初與李欣確定戀愛關係後,從上海回到廣州的時候了。

他永遠也不會忘記,那段時間正是李欣趕碩士畢業論文的時候,自己則剛開始走師承中醫之路。倆人還住在那間合租的、逸仙大學附近的兩居室裏,各住著一間帶獨立衛生間的小臥室。

有一天,跟診回來後的蕭雨剛沐浴結束、隨手拿起毛巾浴衣裹上就從浴室出來,恰聽到了李欣從逸仙大學回來的動靜。這個聲音,讓他不由自主地出了自己的房門,往她的臥房走去。

兩個房間的屋門沒隔幾步,他卻走得特別慢,一會兒想著自己是不是該換回正式點的衣服,一會兒又覺得隻是關心一下她今天論文交稿等事順不順利,說幾句話就各自休息了,應該不用換衣服吧?……

在這樣混亂的心緒中,他到了李欣門口,抬手敲門,在自己轟鳴的心跳聲中問著:“欣欣,是我,今天交稿順利不?答辯安排確認了嗎?答辯前還有哪些準備要做?”

門裏安靜了一會兒,隻聽到舊空調音量不低的運轉聲音。幾秒後蕭雨聽到裏麵浴室開門的聲音,然後是她說:“聽到了,等一下。”

又過了一會兒,才有她從裏往外走的腳步聲,一直延伸到門口來,每一步都像是走在蕭雨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