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意間,三年已過,小魚渾身的寒涼祛除殆盡,隻剩下最後一股極其頑固的寒氣依然遊走於小魚的身體之中,小魚想盡辦法,利用每天殘墨流露出的溫暖不停地驅趕著那縷寒氣。
當小魚驅趕的力度稍弱時,這股寒氣好似牛皮糖一樣,死死的釘在小魚的腹下丹田之中,每當小魚驅趕力度漸強時,那股寒氣又滑溜無比,在小魚的周身不斷遊走,令小魚抓狂無比。
五月五,芒種之日,風雲初聚,天起微雨,澤被蒼生,滋潤萬物。
這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雖不是乾陽之日,卻是上天賦予無盡生機之時,任何邪祟寂滅之氣都可以借助這天的天時加以控製和清除。
這個日子是小魚無意間聽老者和其它孩子講課時‘無意間’說起的,那時小魚已和那道最難纏的寒氣苦苦爭鬥數天。
就是如此的‘巧合’,小魚有需要,老者很快就和群童講起這個日子,說是沒有多久就要到時間了,要一群幼童回去告訴父母,這個日子到後就要搶收搶種,勿要錯過農時。因為過後幾天一般會氣溫升高,伴隨暴雨。同時又絮絮叨叨的說這天天時極好,不要忘了多練習武功和吐納,多多汲取靈氣。
講得群童當時就一陣納悶,五月五快到麼?家中好像剛剛春種沒多久啊!正準備發問,糾結得正快要發狂的小魚卻是內心狂顫,聽完之後又默默的重新沉入水底了。
其實這三年來,老者不僅堅持日日於蓮缸中洗墨,教了群童許多早已熟記於心的文字和文章,美其名曰‘溫故而知新’,還經常和孩童們談起許多外麵世界的情況和一點點極少的修行相關的事情。
老者也不多講,僅僅說了外界有些仙人可以以仙風雨露為食,遨遊於高山幽穀之中,仗劍斬殺邪魔凶獸,能力更大者甚至可以移山填海。聽得一眾孩童目眩神馳,直呼要到外麵的世界看看,還要拜仙人為師,完全忘記了自己的正牌先生正坐在旁邊。
老者聽了他們的話也不著惱,隻是告訴他們外麵的世界無比危險,現在首要就是努力讀書,勤練武學。不過老者這話雖然是對孩子們說的,但老者每次講時眼光總會有意無意的瞟向窗外。
反正隻有小魚自己知道,自己這三年中學到了無數的知識。
學得越多,聽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小魚越發感覺到老者學究天人。
天文地理,兵道陣法,四書五經,詩詞歌賦,醫卜星象乃至人間一些各類成名人物,王侯將相的傳奇傳記,都通曉非常。
雖然老者講的多是和修行無關的知識,但是小魚卻隱約覺得十分重要,而且不知怎地,每當老者起講時,自己腦間一熱,就會情不自禁的被吸引過去,好似思想不受控製一樣。
一群孩童們卻無比腹誹,先生近三年來不知怎地,剛開始還好,到後來卻越講越快,內容也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聽得孩子們都恍如在雲霧間,以至於幾乎所有孩子都隻能聽到一點點,隻有一兩個孩子能在自己感興趣的方麵多堅持一會兒。最後就唯有天羿,娥兒和小魚能保持清醒將大部分聽完,但卻還需不斷思考和回憶。
知識像一麵鏡子,映照著世界,也映照著小魚,讓小魚的眼界越發廣闊,這個世界的許多都映照於小魚心裏。
“再過一段時間就是五月五啦!我終於可以擺脫束縛完全恢複自己的力量了!”小魚想到這裏不禁萬分激動,被詛咒寒毒一封就是三年,回首往昔,一路經曆磨難曆曆在目。
這夜,三輪彎月與一輪明月已升至最高,小魚卻在潭缸底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就在這時,屋中一股微不可見的白光閃過,正在水底遊弋難眠的小魚一下就被吸至老者的屋中,睡夢中誰也沒有發現,漂浮著的小魚打量了四周,隻見周圍一層薄薄的白色光罩,籠罩住自己和床上盤坐著的老人。
老人目光炯炯的盯著自己,眼中依然充滿著無限的柔和,小魚和老者對視了半晌,誰都沒有開始說話。
“說話吧!我知道的,你是會說話的!”老者的語氣依舊和藹可親,就好像爺爺對待孫子。
“謝謝您的救命之恩!您把我弄到這有什麼事麼?”小魚感覺怪怪的,隻好幹巴巴地問道。
“其實找你來,我想說‘做我孫子吧!’”老者稍一猶豫,就脫口說道。
“………………………。”小魚一陣無語,這也太直白了吧!
雖然三年來,小魚從未開口說過一句話,但對於老者的真誠的關懷和愛護,小魚其實心裏早已把老者當做親人一般看待。可是老者說出這句話後,小魚心中感到怪怪的,沒有回答。
老者見小魚猶豫,不禁微微歎了口氣,頓時恍如蒼老了許多,小魚見了心中很不是滋味,又想到三年來老者對自己的關心與愛護,想到老者在蓮缸中日日洗墨為自己化去寒氣詛咒,心中也是暗道:“罷了,他不辭辛勞為我化去寒氣詛咒,日日教授我學問,此等大恩,無法相報,雖然他有可能隻是把我當做另一個人的影子,但那又如何?隻要我把他當成親爺爺侍奉就好,就當是還他的救命,授業之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