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八,黃道吉日……
金渡樓,迎來了尊貴的主人。
百米開外,花瓣蓋地,琴瑟之音婉轉繚繞,十二名鬼女仆人,穿紅著綠,白麵紅唇,綰髻簪花,手裏提著蓮燈分站兩旁,靜候佳音……
冥冥陰霧中,慢慢的走來了一位手拄金色拐杖,皓首蒼顏的老人,看他皺眉蹙額,步履蹣跚的樣子,應該已近耄耋之年。
此人,便是仙京有名的李員外,富可敵國的李月白……
李月白出身名門望族,世代行商,家族產業遍布整個仙京,他高情遠致,才德兼備,又一心向善,憂國憂民,真可謂,福慧雙修之人。
……
這日,恰逢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全家老小,四世同堂,共享天倫之樂。
次日,正月十六,寅時,李月白壽終正寢,享年八十有三。
他一生一妻三妾,七兒五女,賢孫成群。
正妻,孫氏,名,佑嫣,乃前朝宰相之女,賢淑敦厚,才情絕絕,十六歲下嫁於二十歲的李月白,婚後夫妻二人相敬如賓,同德同心。
妾,溫氏,名,紫魚,當朝太醫令之妹,知書達理,蘭心蕙質,雖是家族聯姻,二人卻也誌同道合,相處甚歡。
妾,顏氏,單名,粵,織錦世家之女,因家族遭遇困境,李父慷慨解囊,得以度過難關,此恩無以為報,特將幺女許配給李月白為妾,入府那年顏氏十三歲,豆蔻年華,玲瓏剔透,活脫脫的一個開心果兒,李月白對她疼愛有加。
妾,容氏,身世不詳,李月白喚她容兒。那年春日,李月白同友人夜遊天姥山,不料跌落山穀,身負重傷,命在旦夕之時,幸得容氏所救,細心照料月餘。傷勢恢複後,李月白憐惜她無依無靠,將其帶回府邸,李母感念她的救命之恩,也為保全容氏名節,便做主,納她為妾,留在李月白身邊,此生也便有了依靠。容氏性情溫和,善解人意,清豔脫俗,是李月白心上的一朵解語花。
即便,妻賢妾豔,兒孫滿堂,富埒王侯般的家產,耄壽辭世的高齡,極盡完美的一生啊!
但李月白卻仍有遺憾……
……
李月白六十歲那年,仙京暴雨肆虐,仙京河險些決堤,李月白傾盡一半家產,治河排水,最終守護了一方百姓,免遭黎庶塗炭,仙京河兩岸的百姓,便立了一塊恩德碑,以此銘記李月白的恩情。
李月白的辭世,仙京百姓傷懷感歎,便放了一河的白蓮燈拜祭他。
隻願他的英靈:
乘鶴西去飛仙度
地澤同予人間福。
……
陰司即陰間,世人都說,人死如燈滅,殊不知,凡人的陽壽已盡,便會進入陰司。
在陰司的生活,取決於在人間時的一切善惡來確定報應,有的依舊庸碌度日,有的要受地獄苦刑,為所作的罪業,懺悔改過,有的則受到萬眾敬仰,尊享厚祿……
陰司之主酆都大帝念及李月白的慈仁之心,便特賜金渡樓,讓他能在陰司安度陰壽。
何為陰壽?
進入陰司那一刻起,便擁有了和陽壽一樣的陰壽,若想投胎轉世,須將陰壽度完,但陰壽和陽壽不同,陽壽是從出生那日記起,而陰壽,便是從離世那日開始……
李月白故去時八十三歲,他要在陰司度過八十三年,這期間,他的身體也會隨著年齡的遞減,越來越年輕,直至變回赤子之身,化去此生記憶,便可入輪回,投胎轉世。
無論是在人間還是陰司,流年雖易逝,卻也逃不過一個長久的等待……
……
金渡樓富麗堂皇,神秘莫測,後院更是風光無限,數不盡的曼珠沙華,花海泱泱,妖豔鬼魅,仿佛從未凋謝過。
李月白並不喜歡這花,但卻能清晰的記得,哪些是新開的,他日日對著這些紅的猶如浸了血一般的花,不是欣賞,隻是觀望,望到眼神迷離,直到打起瞌睡來,這樣的日子紛至遝來,無奈的過著,過著……
一晃,也過了六十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