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千古絕對(1 / 2)

文鬥分為四場比賽,四場比賽得分加起來,則為參賽者的最終得分。

第一場比詩詞歌賦,30分,其中書寫10分,取半數為過關者。

由主辦方邀請七名當地德高望重、有一定文化素養的人,現場不記名打分,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取平均分,最終結果則為本場比賽的得分。

由主辦方現場出題,參賽選手臨場發揮,半個時辰為限,不準抄襲,抄襲者直接判定0分。

第二場比飛花令,30分,取半數為過關者。

以每句詩的頭一個字為開頭,詩句長度一般不超過七個字,如“春夜喜雨”中第一個字為“春”,那接下來的第二個人所作的詩句中必須有“春”字,而且“春”字要排在詩句中的第二位,以此類推。

當“春”字落到詩句的最末尾時,則一輪完成,可另行再出題繼續循環下去。

行令人一個接一個,當作不出詩、背不出詩或作錯、背錯時,皆判定為失敗。

以一個時辰為限,最終堅持到最後者為30分,其他依次累減。

第三場則是從琴棋書畫中選取一種進行比賽,由主辦方現場抽簽決定。

如果是抽到棋類,則在圍棋、象棋中再抽取一種進行淘汰賽,最後以排名評定得分。

第四場則為算術,能解答者得10分,不能解答者不得分,能解答出一定步驟者,可得相應分。

參賽者最終總得分則為四場賽事得分之和,以此評出文狀元。

“大人,高啊,經過這麼一比,隻要那些才子肯來,絕對能選出棟梁之才來。”徐忠稽不由得的讚歎道。

“就怕一些真正有大才者,自視清高,不肯來參賽啊!”李不凡不由得擔憂道。

“這倒也是,一些自恃有才華之人,往往都比較自傲,寧願躬耕山野,也不願出仕施展抱負,如果沒有什麼好的計策能吸引他們過來,那真的很難。”

“這樣,文人好名,武人好鬥,不如我們再來增加點開胃菜。”

“啥開胃菜?”徐忠稽好奇地問道。

“在武人的擂台上,上書‘拳打廣德一郡,腳踢吐蕃一國,橫批:不服來戰’。”

“而在文人的擂台上,則上書‘煙鎖池塘柳’,告訴他們,誰能對出此下聯者,賞白銀一萬兩。”李不凡淡定地說道。

“煙鎖池塘柳,”徐忠稽心裏嘀咕著:“這有什麼難的,白銀一萬兩,這不是送錢麼?啊?等等,……這詩,絕對啊,竟然還有五行,千古絕對啊!”

一想到剛才的想法,徐忠稽不由得汗顏,心裏也直撓癢癢,恨不得想讓李不凡告訴其答案,但奈何又抹不開麵子。

“煙鎖池塘柳”,意境清幽,看似簡單好對,其實很難。

在李不凡前世,被譽為千古第一絕對。

短短五個字,左側偏旁分別嵌有“火、金、水、土、木”五行,除此之外更是營造出了一幅十分美好的景象,讓人感到整體十分的輕鬆和美麗。

尤其是第二個字“鎖”,將整個上聯的意境足足提高了幾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