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一個當過兵的出來時,李不凡不由問道:“逃兵?”
“不是,當兵回來後,村中惡霸欺負我女人,被我打殺了,哪知府衙被惡霸家人買通,說要讓我生生世世為奴為婢,最終雖未判我死刑,但去剝奪了我一家三口的自由,貶為奴隸販賣。”那奴隸氣憤地說道。
李不凡向那人牙子投去了問詢的眼光。
那人牙子馬上答道:“確實如此。”
“可曾後悔?”
“不曾。”
“可願上戰場。”
“死都不怕,何懼戰場。”
“好,你出來吧。”
經過一個時辰的篩選後,李不凡選出了老兵10人,鐵匠25人,木匠30人,泥瓦匠15人,會釀酒的15人,會製造炮仗的10個,廚師20人,賬房8人,獵戶60人,其餘青壯年507人,共計700人。
不過這離一千親兵的數目還差三百人,李不凡正尋思著要不要再挑幾個時,那人牙子似乎看出了李不凡的心思,便道:“大人,那邊還有年輕力壯的戰俘,你要不要去看一看。”
“好,帶路。”
來到關戰俘的鐵籠子前,李不凡卻看到了不一樣的場景,裏麵的人並沒有像其他奴隸一樣,看見買主過來就大喊大叫,而是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裏,好像所有的事情都與他們無關,已經完全喪失了曾經的熱血與鬥誌,隻是苟延殘喘罷了,但人數卻更多,少說也有四千多人。
“這裏關的戰俘,有來自吐蕃的,有來自大夏朝的,更有來自契丹和蒙古的,高矮胖瘦,隻要你想要的,這裏都能買得到。”人牙子一臉得意地道。
“這裏還有來自大夏朝、契丹和蒙古的戰俘,我們這也沒跟他們打仗啊?”李不凡一臉疑惑地道。
“我們這沒打,別處打啊,這些戰俘除了我們自己俘獲的外,其餘的都是從外麵販賣進來的。”
“那價格如何?”
“都一樣,年輕力壯的八兩一個,年輕女子七兩一個,年老體衰的三兩一個。”
“那年輕女子的臉上也刻有字?”
“刻有。”
“那還會有人要?”
“一些人就專門對異域風情情有獨鍾呢!想換換口味,這誰說的準,不過對一些長期的老客戶,我們也會特殊照顧的,隻要客戶要求不刻字,人跑了不找官府,我們基本上會滿足的。”人牙子小聲地跟李不凡說道。“客觀如果有需要,我們也是可以滿足的。”
“以後有需要一定找你,放心。”李不凡敷衍地說道。
“那就多謝客觀關照了。那客觀你看要怎麼選才好呢?”
“你們都曾浴血沙場,都曾為自己的國家流過汗流過血,你們已經為自己的國家盡了忠,你們沒有對不住你們的國家,而是你們的國家對不住你們,是你們的國家拋棄了你們,讓你們成為了戰俘,流落他鄉而不得善終。”
“我就問你們一句,你們恨不恨,你們怨不怨,你們想不想為自己重新活一次,我向你們保證,隻需跟我十年,我還你們自由,我帶你們建功立業。現在,想為自己重新活一次,想建功立業的請站到前麵來,”李不凡對著鐵籠子高喊著。
對於戰俘,李不凡想得其實很簡單,首先必須是自願跟隨自己的,如果不是自願跟隨,恐怕會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