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老鼠危害,防禦工事(1 / 2)

老鼠,自古就是人人喊打的存在!以下是血淋淋的總結老鼠危害統計:

[老鼠是許多疾病的儲存宿主,傳播疾病的途徑主要是:體外寄生蟲叮咬、排泄物汙染、機械攜帶以及直接咬人等方式。可傳播鼠疫、鉤端螺旋體病、腎病綜合出血病、恙蟲病、森林腦炎、土拉倫菌病、Q熱、毒漿體病、蜱傳立克次體病、類丹毒、假結核、沙門氏菌病、布魯氏菌病、李司特菌病、炭疽、旋毛蟲病、蜱傳回歸熱、皮膚利什曼病、地方性斑疹傷害、萊姆病、乙型腦炎、狂犬病、也兔熱、鼠咬熱、血吸蟲病和腸道傳染病等35種人的疾病。有統計資料證明,有史以來死於鼠傳疾病的人數,遠遠超過曆次戰爭死亡人的總和。

老鼠所傳播的疾病中,危害最大的是鼠疫。在曆史上曾發生數次世界大流行。如十四世紀的一次大流行,當時稱為黑熱病,死於鼠疫者亞洲約4000萬人,歐洲約2500萬人,約占當時歐洲人口的四分之一。建國前,鼠疫曾在華國某些地方猖獗流行,如1910年,在東北一帶發生鼠疫,傳播到齊魯等地,流行7個月,死亡六、七萬人。

在鼠源性疾病中,現實危害最大的當是腎綜合征出血熱,從50年代至80年代,發病和病死人數急劇上升,到90年代初,仍維持在較高水平。病死率雖有下降,但因發病人數多,總數不少。鉤端螺旋體病具有多宿主性,其中與鼠有關者占相當大的比例,年發病人數萬至十萬人,不低於腎病綜合征出血熱。由於波動大,突然出現的強烈流行可造成很大的損失。

在華國病、蟲、鼠的危害早已列入農、林、牧、副、漁五業植物保護工作的主要治理對象。1975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全世界農作物每年因鼠害減產5000多萬噸,貯糧損失3300多萬噸,直接經濟損失相當最貧困的25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之和。我國每年因鼠害損失的糧食,估計為1500萬噸之多。

對林業的危害:鼠害直接盜食播下的種子,毀壞幼苗,啃食樹皮樹根,造成樹木枯死。僅1982年對遼黑等地的調查統計,林區鼠害麵積達300萬畝,一般樹木被害率為20%-40%,枯死率在20%以上。

對牧業的危害:鼠類與牧畜爭奪牧草,危及牧場載蓄量。據1983年華國植保總站資料報告:全國有鼠害的草場麵積達5億畝,占到草場總麵積的11.6%,1984年統計,草原鼠害達8.9億畝,損失500億斤牧草,價值30億元。

鼠類對工業的危害,主要表現在毀壞輸電、通信線路和儀器設備等方麵。技術越發展,儀器設備越精密,可能造成的危害越大,據資料記載,1938年漂亮國因電纜被鼠咬壞而造成全市停電,漂亮國城市火災查明約有四分之一是鼠咬壞電纜線造成的。華國1960-1986年的26年間,共發生由鼠引起的停電打80餘次,每次損失重大。按照有關資料介紹,在不明原因的火災中,約三分之一是鼠類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