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證明中醫的科學性,首先要理解中醫中講的陰陽是什麼。很多人一看到講陰陽的頭就大,因為它隻是中醫的一個概念,一個縱觀全局的大綱。用現代的語言就是把一件事、一個物體、一個人等一分為二對立地看。一件事有對錯,一個物體有正反,一個人有好壞、善惡、內外等等,在古人看來太麻煩了,就直接用陰來代表負麵,陽來代表正麵,這樣就統一了,方便各種論述。中醫從小的方麵講是研究人體的一門科學,再大點可以是研究家庭、社會的一門科學,而大醫是可以醫國的,故而古時候有官職叫大夫,與今日的大夫同根同源,所以中醫真的學好理解並能應用於實踐的人,那人生可能就是一個開掛的過程。我知道肯定會有人反駁,反駁的人可以試想下,若是真能達到以上我所講的,至少你基本不會生病,家庭會很和睦,工作與朋友、同事、領導相處非常融洽,人脈關係自然就好,那麼好的運氣也會隨你而來,此時就算你不想發達恐怕也很難了,因為有一股外力在把你往上推,甚至不用你怎麼出力都能往前走,這難道還不算人生開掛嗎?原因是當你能平衡一切與你相關的人或事時,你的生命頻率已經與天地自然同步了,此時你不成功誰還能成功?當然,這種完美的平衡是不可能存在的,即使這樣,你也會得想比絕大多數人得到的更多、更好。這裏的中醫暫時隻講與人體的關係。此處的陰陽代表的有很多,比如人的前胸後背、體表體內、身體左側和身體右側、身體上部分與身體下部分、五髒與六腑、氣與血等等。在每一個範圍陰陽所代表的意義也不同,比如氣與血,此處的理解是氣代表陽,血代表陰,中醫在幾千年前是這麼定義的,當然你也可以反過來說,那麼在你的認知裏所有的對立麵都要反過來才行,不然會和其它人的認知相對立,也就是總是反著來的意思了。那麼什麼是氣?氣到底存不存在於我們的身體內?通俗的講,你可以把氣理解成溫度,至於它的成份是現代科技還無法檢測出來的,因為它是吸氣後通過腎來提取有益於我們生存的成份,而每個人所處的外部環境不一樣,腎的提取出的成份也不一樣,比如遇到毒氣,腎提取的時候壓力很大,隻能把毒氣也提取進入我們的身體。呼氣是由肺來完成的,要看每個人的肺功能強弱,道理是一樣的。講到這裏一定會有很多人問,為什麼我要說腎主吸,肺主呼?這裏就涉及到中醫與五行的關係,在後麵的章節我會詳細介紹,此處隻提點一下,腎在五行屬水,水能淨化。當然,氣在我們身體內無處不在,它存在於我們的血液、皮膚內、肌肉、筋、骨髓等中。那麼為什麼呢?這時我用物理學分子密度來解釋下。大家認為一杯水中是否有氣?如果把這杯水變成一杯冰就容易看出來了,在這些冰與冰之間會有很多小孔,為什麼會有小孔?因為小孔裏有東西啊,它就是氣,這是空氣。將一個塑料瓶裝滿水放在零度以下的冰箱裏,等結冰後,你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瓶子被向外擠壓了甚至會破裂,大家都知道水結冰後體積會變大的結果,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其真正原因的。學過化學的人會用化學分子間的氫鍵作用力來解釋,其實並不完全,因為其中還涉及到物理學,熱脹冷縮,而多數人忽略了水中還有氣的存在,即水氣和極少量溶於水的氣體。另外熱脹冷縮麵對的是兩個物質,一個是純水,另一個統稱氣。但對於水很多人覺得是特殊物質,也就是說它與別的物質相反,其它物質是熱脹冷縮,而水是熱縮冷脹。為什麼呢?其實就是這個氣在起作用,如果沒有氣,水和其它物質是同樣適應熱脹冷縮的,由於氣站了它的一部分體積,當外界環境零下時,水的冰點是零度,而氣的冰點卻遠遠低於水,所以此時氣還得掙紮,氣是無孔不入的,所以把結冰的水撐大了。換言之,血液也是同樣道理。或者,大家都知道人活著的時候血液是會循環的,而死人是不會的,因為死人沒有呼吸,也就停止了體內與體外的能量交換,所以血液不會再循環,此時你就會明白是氣在與外界進行能量交換才能引導血液循環的。再舉個肌肉的例子,其實這個更簡單理解,有會炒菜的朋友會更容易理解,任意取一塊肉類放鍋裏幹燒,由於外界與肉裏的能量交換,肉裏的水份會蒸發,最終肉類會萎縮,剛才上麵我們已經講了,水裏是有氣的,那麼就間接地證明了肉類中是有氣的存在。至此,我相信大家應該能明白中醫講的氣在人體存在的作用了。氣的作用就是實現人體內外能量交換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