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做大帝千年,八州大王之位已經輪換百次,邊遠地區的諸侯更是戰爭不斷,占據更大多的土地,搶奪更多的奴隸,貴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平民過著艱辛的日子,奴隸更是比牛馬也不如。
孔宣千年來,見到人族的物質生產力提升,吃穿住行外有了多餘的財物,而有權力之人占據多餘的財物,沒有權力之人在艱辛的勞作,並不斷上繳多餘的財物,貴族通過權力搶占平民的財產,過著奢華的生活,平民辛辛苦苦勞作,隻夠剛剛溫飽。
那些被生活所迫的人,還有那些不願勞作的人,偷盜貴族的財物,不是被貶為奴隸,就是斬首示眾,而貴族為了獲得更多的財物,就支持各路諸侯攻打別的城市,搶奪財物與奴隸,諸侯主也占據更大的地盤,享受更多的孝敬。
人族社會在發展,生產力在提升,出現了各個階層,貴族壓迫平民,剝削奴隸,諸侯到處征伐,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平等相處,世人變得功利,都想著成為貴族,又像成為諸侯,統治大片領地,過著不用勞作也有無數財產的生活。
“當真是竊銖者為盜,竊國者為侯,那竊取天地氣運的就是聖人。”
“文明在變,人心在變,何為善,何為惡,問心問心,到底何為無愧於天地?”
孔宣離開了人族的城市,走進大自然中,流連與山水之間,看著大自然中的生靈。
登上一座座山峰,走在一條條或筆直陡峭,或彎曲盤繞的山徑上嗎,體會到大山的沉重,登上山頂時,胸中豪氣衝天,與以往飛在天上看大地的感覺完全不同,真是會當登絕頂,一覽眾山小,欲與天公比高。
“那一條條山間小路,是否就如人心,或直或曲,或剛或彎?”
“如果登山時碰到絕路、難路,無路可走了,或不想走下去了,又該如何,是陷於絕境中,抑或徘徊不前,還是折回去,重新找一條路,人心是否也是要麵對種種考驗?”
趟過一條條河流,或浮在水麵隨波逐流,或沉入水底穩然不動,或雙手劃動逆流而上,感受著水的力量,時而溫和,時而沉靜,時而洶湧。
“水變化無常,人心也無常。”
無數生靈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無拘無束,鳥兒以天空為家,魚兒在水中跳躍,野獸在山間奔跑,昆蟲在花草間往還。
猛獸躲在草叢中伏擊,等待時機給獵物致命一擊;雄鷹在天空盤旋,目光掃視大地,見到獵物就俯衝而下;大鱷在水下潛伏,靜待獵物遊到嘴邊,張開血盆大口咬住獵物。
這天地間的一切都是種種元氣所化,無任是生靈,還是山川河流,都是各種元氣經過繁複的演變而成,萬事萬物都是元氣,可所有事物有截然不同,呈現各種形態。
孔宣又來到陳都,感受人族人文起源的地方,生活在這裏的都是修士,而且最低都是至仙,各個種族的都有,他們不問世事,一心參悟陰陽八卦圖的原理,或是因為瞻仰人皇伏羲,或是因為提升修為,更多人是想證道太乙,孔宣在此生活數百年,也時常看著聖壇上的陰陽八卦圖,還有下麵的乾坤鼎。
“你為何在此潛修,在追求什麼?”孔宣見到修士就問。
“我欲證道太乙,超脫生死,不受輪回的束縛。”這是追求更高境界的人。
“我要花開十二品,超脫凡俗,要與眾不同。”這是不甘平凡的人
“有仇人追殺,我是到此避禍。”這是想保住性命的人。
“大羅的奧義是什麼?我想從大賢者處得到答案。”這是不甘被命運束縛的人。
“我想再次悟得更多的法術神通。”這是一心變強的人。
…………………………
修士的道路是什麼,追求更高的境界,是為了獲得更強大的實力,還是想更清楚的感受天地的運轉,體會天地間的種種規則,可是證道大羅又有什麼用?
孔宣看著這群清心寡欲的修士,他的道路與這些人不同,他不想再追尋那飄渺的夢境,他想追求的是凡人也能明白的道理,凡人也可憑此永遠在天地間留下痕跡,不單單是百年生命一晃而過,猶如灰塵一樣消失在天地間。
沒有生命的山石都能一直屹立在天地間,為何生靈一定要有強大的修為才能長久的活著,為何隻有聖人才能永存於天地間,那沒有修為的普通生靈隻能被曆史掩蓋嗎?
孔宣離開陳都,在這裏不能讓他脫變,他再次進入人族城市,一個個城市遊曆,他看到剛正不阿的大德之士,麵對種種威脅利誘也不改變本心,也見到了魚肉百姓的惡霸,把自身的樂趣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看到了麵對死亡不屈服的戰俘,雖身陷囚牢,但無所畏懼,也看到了在權貴麵前低頭哈腰的奴才,為了點點財物逼著自己違背良心,他看到太多的性情,不複洪荒時期的淳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