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雷石缸(1 / 2)

古金國畢竟是久遠的失落王國,曾經的輝煌已經埋葬在時間和大山裏,如果一旦能夠找到古金國的遺跡,那一定是考古界的一次重大發現。

考古隊一行人在山下的橋河鎮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整裝出發,此行的路線是沿著明清時修的古驛道進山,由當地的向導帶路進入原始森林,而最後的目的地就是深山古林裏一處叫做“雷石缸”的地方,根據零星的文獻記載和前期的勘察的指向,如果古金遺跡真的存在的話,那麼很可能就在那個位置。

“雷石缸”是當地人的叫法,正式的命名其實是叫南龍天坑,是一處由強烈水侵蝕導致岩層不斷崩塌而形成的塌陷型天坑。

向導叫劉長海,大家都管叫他劉叔,劉叔以前是關南山裏的獵戶,現在家裏在當地做點小生意,他進山經驗豐富,而且有持槍證和打獵證,劉叔帶著一把立式單管獵槍,腰上挎了一條武裝帶,上麵別著各種顏色的子彈,據他說,藍色和紅色是打鳥打兔子的沙彈,而黑色的是獨頭彈,是打野豬和熊的,上了一百斤的獵物就得用這個對付。

一開始聽說要去雷石缸,劉叔還很有抵觸情緒,老大的不願意,說什麼也不去。後來好說歹說做了各種思想工作,又同意加報酬才終於答應,最後因為不放心,劉叔還專門帶了兩條體型彪悍的獵狗。

路上白雪冰好奇的問劉叔那個地方為什麼叫“雷石缸”,劉叔咂麼咂麼嘴,告訴她:“你個丫頭片子還挺好信兒(愛打聽),聽了可別害怕,那地方叫“雷石缸”是因為以前山裏頭打仗,死了好多的人,那地方是個天然大缸,屍體就全扔那裏頭了,一層壘一層的,所以其實是叫“壘屍缸”。聽著不吉利,太邪性。後來改名叫“雷石缸”,是因為這名字夠硬,能鎮邪,所以叫這個名。而且那坑底還有龍,那龍是因為觸犯了天條所以被天上趕下來的,那大坑都是龍掉下來的時候砸出來的,傳說以前山裏的古金人為了讓龍保佑自己打仗必勝,就往那坑裏扔了好多的活人當祭品給龍吃,所以別的國家才打不過古金國。”

至於以前山裏到底是誰和誰打仗,天坑裏麵是不是真的有龍,劉叔也不知道,反正他太爺那輩就這麼傳了。不願意去一方麵是因為那地方各種傳說太邪性,而且地勢本身就很危險,還打不到獵,因為連森林裏的動物都不靠近那裏,是個名副其實的死寂禁地,動物們的生存直覺往往是最準的,不靠近那個地方自然一定有它們的道理。

古驛道是進入關南深山原始森林的必經之路,踏上了古驛道,就仿佛走進了曆史,這條古驛道大概二十餘公裏,一開始的青石路麵尚且還清晰完整,視野開闊,兩邊還有一些搬遷的廢村遺址,隨著越接近山林,路況也越加複雜粗糙,劉叔解釋說是年久失修,而且從這裏走越進越深,經驗不足的話容易迷路,已經幾乎很少人從這裏走了。

別看這關南山風景優美物產豐饒,可那渺無人煙的深山老林裏卻殺機暗伏,瘴氣、猛獸、詭變的天氣、危險的地勢,任何一項突發狀況甚至可能都會導致考古隊的減員。

聽劉叔說這森林裏甚至有一種鬼伏林在四處覓食,樹根上纏著的都是成了精的樹木在山裏到處撿來的死人,在人看不到的地方就會悄悄挪動,專門用障眼法去迷惑森林裏落單的人,活人一旦陷進去就會一直在裏麵打轉,沒有人幫著引出來就會被樹林子圍住吃掉。

當時的白雪冰還全當這話是劉叔嚇唬她這個女學生的鬼故事。

一開始大家的情緒還比較熱烈,可越入深山老林,氣氛也就跟著環境而降低,劉叔表情開始變得嚴肅,讓大家注意腳下和同伴,千萬不能有人脫離隊伍。尤其是如果看見什麼奇怪的東西也全當沒看見,千萬不許去碰去追。以前有個後生進山就不聽這話,在山裏看見一個穿紅肚兜的小孩,覺得自己發現了大參精,硬要去追,結果掉進了毒蛇窩裏,等被鎮上人找到的時候屍體又肥又紫,像個大茄子一樣,那肚子都漲破了。

趕了大半天的路,大家都有些乏,越過一個山坳口處,便是一處相對開闊的地方,這裏便是第一晚預定的營地。忙碌完時,已近黃昏,殘陽如血,周圍都是蒼茫的林海,也被天空染成了紅色,讓人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壯闊之情。

等入了夜,森林也整個沒入到了陰影當中,大家圍著篝火燒水吃飯,簡要探討了一下未來的計劃,便打算早早休息了,在山裏宿營需要有人值夜班,劉叔本來是安排一個年輕的勞力值後半夜,但寡言少語的楚錦書卻主動提出要替崗,安排好值夜人後,大家便鑽回各自的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