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本性善惡(1 / 2)

第二篇

本性善惡

儒家說:“人之初,性本善”

法家卻說:“人之初,性本惡”

我想,大概是對反例的回辯,即:本性如此,不合我理論者,隻是後天成長環境有誤。

既如此,便有了一個疑惑:本性重要嗎?

我想,人是無所謂本性的,更無所謂“性本”。

陰險狡詐如群狼,也有怯懦畏縮者。

溫順親和如羊群,亦有凶狠好鬥者。

凶惡是狼的本性,卻有溫順者;善良是羊的本性,卻有好鬥者,便可知所謂“性”是一個群體的普遍性格,而不能代表個體。

既如此,那真的有人性嗎?

人有性惡,同類相食,殺戮為樂。豺狼陰險,虎豹弑殺。

人有性善,忠孝勇義,樂善好施。牛勤羊孝,家犬勇義。

所謂人性,便是千萬生物的結合,合起來便是一個“獸性”。

這便是“迅家思想”:“人之初,性本獸。”

本性是無所謂的,重點是成長的環境。

假使一隻豺狼,從小便生於羊群中,喝羊奶,吃牧草,直到“成狼”,若終生並無人告訴它:你是狼,理應吃羊的,它此生終究認為自己是羊。

假使一隻狼,落入二哈群裏,它會噬主,還是拆家?

百萬年前,古猿們團結合作,爬上了生物鏈之頂,但隻會有團結嗎?若是其中一隻著了傷,要幾個月休養,其餘眾猿會等他嗎?

那並非殘忍,而是求生。

那並非醜惡,而是常情。

大概從那時起,人類為“獸”的百態才刻在基因裏,常言所謂“人性”隻是其中一態罷了。

我並無從所知“人之初”是否善惡,但“人之中”是可以被社會改變的,直到“人之終”。

我不知本性善惡,我隻知若是一直宣揚“人性醜惡”,那人性永遠好不了。

……完

(這篇是不是有點容易挨罵,我先預言,前麵必有罵我,然後說XX不合理,XX寫的不行雲雲,隨後憤然離去的。[手動狗頭])

“人之初,性本獸,我說完事之後我妹老罵我禽獸呢,明白了。”

“等等!樓上對你妹幹什麼了?讓我來!”

“起開,讓我來!”

“我也要!”

“這麼嚴肅的文章怎麼會有這種奇葩,應該讓我來!”

“話說這章有些短啊!”

“據說作者構思時文思泉湧,寫作時在床上又哭又鬧滾了三天愣是沒想起來當時怎麼構思的。”

“我是警察,一樓已經被抓了。”

“我是一樓,我被抓了。”

“找了半天,就你倆秀。”

“我馬克·吐溫!聽說你魯迅說了很多名言?”

“回樓上,魯迅曾經說過,如果你不知道一句名言是誰說的,那就說是魯迅說的。”

“屁!那是我馬克·吐溫說的!”

……

這一年,吳名打過架,談過對象(動物園的象),分過手,跳過樓,潛過海,爬過高山作過死。

那任務就是沒完成!

“統子,你確定提示沒問題?”剛從海裏爬出來的吳名問道。

“我一係統,能給你假信息?”

“我問你提示有沒有問題!”

“你TM故意找茬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