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買下客棧(1 / 1)

柳青然收攏了家裏的所有銀錢,隻能湊到三千六百多兩,梁師傅從於表叔家借了四百兩銀子。湊夠銀子後,和原客棧的老板又講了講價錢,原客棧老板給降了一百兩銀子,雙方談好後,一起去衙門過戶,手續費收了八十兩銀子,客棧的名字改成了柳青然和梁師傅商量好的“如家客棧”,原老板因為要搬家早就開始收拾東西了,過完戶收了錢,當天下午就和柳青然交接了客棧。回老家去了。客棧裏的兩個大廚是雇的長工,柳青然接著雇傭,三個夥計是客棧老板家的仆人,老板帶走了,兩個打掃客房洗床單被子的婆子是雇的附近的短工,也還雇著。以前掌櫃,賬房是原來的老板和兒子擔任的,現在大掌櫃就由長柏來做,長柏人比較機靈,性格也圓滑,二掌櫃由勁鬆做,記賬先由綠衣做。為了工作方便讓她男娃子打扮。夥計是去買了四個十歲的男娃子由長柏和勁鬆帶著幹活,柳青然也做男子打扮,先在客棧裏幫幾天忙,觀察一下需要改進的地方,怎麼也得適應一段時間。客棧裏現在也有人住。一般都是在這個府城路過的外地客商,還有離府城較遠的附近縣鎮的人有事到府城來,路遠當天回不去了,就臨時住一晚的。到了科舉考試的時候,有府城轄區的學長子來考試的,一般農戶沒啥錢的就住大通鋪。客棧的停車場,除了住客棧的客人的馬車存放,還會給來府城的臨時辦事的馬車,提供停車服務,幫忙喂牲口。停一天六十文錢,停半天四十文。大通鋪一晚是五十文,單間是一整天三百文,熱水另算,一桶五文錢。獨院一整天是二兩銀子。飯菜酒水隨行就市。一般客人都是點比較簡單快速的餐食,客棧畢竟不是酒樓,客人多是來府城有事要辦,一般都是簡單快速的吃點飯菜。柳青然和廚房大師傅一起研究做了早餐油條,肉夾饃,粥雞蛋湯,午餐晚餐有酸辣土豆絲蓋飯,西紅柿雞蛋蓋飯,酸辣白菜蓋飯,素炒南瓜蓋飯,豆角肉絲蓋飯,土豆紅燒肉蓋飯,西紅柿雞蛋麵,肉絲麵,炸醬麵,水餃這幾種比較快捷的餐食,為了包餃子擀麵條,柳青然專門買了兩個容貌端正,性格憨厚老實的九歲左右的小丫頭在廚房負責擀麵條包餃子。這倆丫頭以前在家就會擀麵條,但是不會做餃子,因為這個府城的人吃麵食少,主要吃米飯多。餃子的剁餡,調餡,和麵,擀皮,包餃子,切麵條柳青然親自給她們訓練了兩天,這倆丫頭就幹的有模有樣了。柳青然還準備了幾套碳爐和砂鍋可以用來吃火鍋。廚房每天都要熬肉骨頭湯,既可以做麵條的湯底還可以做火鍋的湯底。這個府城的人本來就是愛吃火鍋。入鄉隨俗,柳青然和大師傅一起研究了幾個湯底,麻辣的,菌菇的,番茄的,清湯的。客棧經營了三個月後,柳青然給客棧重新換了統一的淡藍色細純棉被褥床單被罩枕頭套,並在所有床上用品的右下角繡上了如家客棧四個字,客棧裏所有工作人員也統一了工作服,都是上衣暗紅色中式領的對襟褂子到屁股下一點,下衣是黑色燈籠褲,白色襪子,黑色布鞋。廚房裏大師傅不雇傭了,買了一對會做飯的中年夫妻,帶著兩個孩子,一個女孩子九歲,一個男孩七歲,都在廚房工作,廚房裏的人工作服多一件白色圍裙,洗衣服的婆子不用了,換成了三個買來的十歲左右的男孩子。男孩子,換洗客棧的床上用品也挺好,別看人不大,但是手腳利落。自個買的人,自個用的放心也好管理。現在客棧裏都是柳青然買的仆人,管理起來令行禁止,客棧運行情況良好。客棧的住宿比較穩定單間和大通鋪能有八成的入住率,三個獨院這三個月一共住過九撥人利用率不大。客棧的吃食賣的不錯,尤其是水餃買的人多,經常有不是住宿的客人上門來吃。一碗餃子二十五個足有半斤重。一碗素餡二十文,肉餡三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