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安也秘密宣傳了一番,士兵、百姓對韓安更加信服。
另外,韓安也封賞了部分城內世家,其中一些世家也不乏有做實事的人,其中的代表就是林家林漢,林漢先前官拜少府,負責皇室財政,如今皇室名存實亡,韓安也不介意提拔一下,封林漢為治粟內史,負責糧食和財政,輔佐申顯道。
其中不還不少世家,隻要有才能,韓安也是一一封賞。
...
數日後,壽春。
昭興皇帝對韓安的出爾反爾憤怒至極,召集眾文武議政。
“爾等都說說,韓安如今不僅不承認朕的地位,還將朕逐出族譜,是可忍,孰不可忍”
昭興帝“啪”的一聲,將堂下眾人嚇了一跳,若是論誰最不想戰爭,無疑是堂下的文臣,一旦發生戰爭,對他們百害而無一利,而堂下武將各個都是義憤填膺,積極發言,願為出征之先鋒。
於是,堂下就展開了一場唇槍舌戰,文臣主和,武將主戰。
堂下文武吵得昭興帝帝頭疼,便把目光投向尤無忌。
尤無忌思索片刻後,抬起頭,昭興帝也適時的止住爭吵,等待尤無忌發言。
尤無忌開口:
“陛下,新帝建國新魏,我朝又叫魏,在天下人看來,這個魏隻能有一個,天下隻有一個正統,韓安欲將我朝貶為叛黨,陛下應當駁斥新朝,道明韓安挾天子令諸侯,是為逆賊,布告天下,而且,斥候剛剛傳來消息,海艮率十萬青州兵欲進犯徐州,臣願率兵前往拒敵”
昭興皇帝盡管內心憤怒,但也知道,尤無忌的計策是當下最為穩妥的處理方法,也就點頭答應下來,給尤無忌十五萬兵馬守備徐州。
尤無忌呼出一口氣,終於遠離了這個朝堂,他算是看明白了,朝中文武無一人可用,都是極端的利己主義者。
...
一個月後,就在尤無忌在徐州整頓兵馬之時,豫州的伍洛率十五萬兵馬出兵南陽。
昭興帝瞬間感覺到了壓力,他一直在防備楚王的殘兵,就在昭興帝登基之後,韓安的動作變大,昭興帝便把目光投向了韓安。
此時伍洛動兵,荊州的兵馬大部分調到徐州防備韓安,荊州可以說是如同紙糊的,昭興帝當即下令,命揚州調兵十萬前往荊州禦敵。
昭興帝原本有兵馬三十萬,這還是其轄區所有兵馬,尤無忌帶走兵馬十五萬,如今僅有十五萬兵馬,當下調十萬兵馬援助荊州,揚州的守備兵馬還剩五萬,若有一支精兵,便可大破揚州。
昭興帝立馬派人征兵,他也知道揚州富庶,不缺吃食,百姓對於當兵並沒有那麼熱衷,當即下令,采取三丁抽一的計策。
而伍洛也在等待這個機會,先前伍洛接到韓安的信件,邀請他一起發兵,攻打徐州,韓安的本意是佯攻徐州,待伍洛攻打徐州東部,韓安也可順勢抽出兵力,讓伍洛與尤無忌互掐,但伍洛卻出其不意,攻打荊州。
伍洛的想法也很簡單,就算打下徐州,還是腹背受敵,前有韓安,後有昭興帝,還不如攻下荊州,若敵不過,可順勢向西,攻打益州,這樣,若楚王拿下關中,正好與楚王掌握西部勢力。
伍洛的想法也很快奏效,南陽守軍不多,被伍洛兵不血刃的拿下,伍洛一鼓作氣,順勢兵分兩路,一路攻打江夏,一路攻打南郡。
十五日後,就在伍洛攻下南郡的同時,昭興帝的援軍也到達了江夏,與伍洛麾下領兵將軍對峙。
就在兩軍對峙的同時,伍洛沒有停下腳步,繼續南下攻打武陵郡,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同時,尤無忌的兵馬也在不斷增多,其中不乏附近山匪、水匪前來投奔,待伍洛攻下武陵和長沙,昭興帝再也坐不住了,一旦伍洛打通荊州,就算占據江夏也是於事無補,但他也不敢讓尤無忌撤回來,若韓安發兵,徐州便會淪陷。
於是昭興帝做了一個重大的決策,命尤無忌放棄徐州,撤回揚州,在江夏全麵對戰伍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