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安留下李越在冀州,接手冀州的一切事務,獨自帶領孫超以及三萬兵馬南下,如今申顯道被圍,他急在心中。
韓安給林毅寫了一份信,如今韓安南下,恐怕齊王等幾方人馬皆已知曉,韓安擔心他們發起全麵總攻,所以韓安在書信中辨明,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棄青州不顧,林毅打穿一道城門,接申顯道出城便可。
另一邊,在臨淄城外五十裏,軍營大帳中。
尤無忌與伍洛在此會晤,尤無忌上次被申顯道埋伏,如今傷已無大礙,齊王又派遣尤無忌前來收複青州,徐州本也是齊王的,不知為何,齊王並沒有向徐州發難。
此時帳內眾將領正在一一傳看著韓安給尤無忌的信件,尤無忌也是深通兵法,並沒有藏私,而是拿出來讓眾將一一觀看,這樣也可以避免聯軍的猜忌。
“無忌兄別來無恙,自青州而別,安甚是想念,想念昔日你我在洛陽牢獄之中那段無憂無慮的時光,奈何如今你我各位其主,無忌討我,我也理解,實則弟與兄立場不同,可為何,兄不知大義,楚王稱帝,此乃弑君篡位,天下百姓無一不斥罵,且楚王與齊王為同宗庶出,奪正位不智,請兄細細考量,若弟敗,兄有遠否”
眾將領看完信件,內心感覺大不相同,尤無忌一方人馬在心中大致同意韓安的觀點,本來都是封地王爺,楚王稱帝,大肆分封,齊王手下的將領內心有些不舒服,若齊王稱帝呢,受封的就是我等將領了。在他們看來,韓安無非借助楚王、齊王交戰之時,坐收漁利,一個未到雙十的小兒,又如何能成大業。
尤無忌也知道,何人先稱帝,必會被天下人所討伐,奈何齊王對韓安恨之入骨,若非韓安,他豈能被趕到揚州。讓一無顯赫身世的白身打敗,被他視為奇恥大辱。
伍洛的內心也十分複雜,他與韓安是密友,先前共同為秦王效命,本有機會一同奮戰,但其初到洛陽未站穩腳跟便發生了宮變,導致二人自兩年前分開一直未曾見麵,如今各為其主,韓安是一方諸侯,他被當今陛下封為洛陽王,也是稱霸一方。
伍洛知道,不能讓帳內眾人亂想下去了,便站出來,氣場全開:
“諸位,我們不可上了韓安的當,當下青州城中無糧,唾手可得,韓安此意實乃離間之計,讓我等互相殘殺,好解青州之危”
眾人盡管表麵答應,但內心已經種下了一顆種子,回去便會擁護齊王稱帝。
這封信帶來的效果,比韓安預想中要好,齊王、楚王貌合神離,一旦齊王稱帝,楚王又如何能袖手旁觀,天下有一個皇帝就夠了。
半月後,韓安與林毅會和,如今韓安麾下兵馬有八萬,三方聯盟有十五萬有餘,青州四方各個方位駐兵四萬,若突襲一個城門,青州之危可解,但這不是韓安所要的效果。
韓安沉思片刻,招來鐵牛:
“鐵牛,安幽衛可有消息傳來”
鐵牛搖了搖頭。
韓安等待安幽衛的消息已經多時,莫非事情敗露?
安幽衛若再不來,韓安隻能打破一方城門,進入城中,青州被圍已經數月,城中糧草已然不濟。
就在此時,一士兵匆匆前來:
“稟侯爺,有信至此”
“速呈上來”
韓安打開信件,得知得知了三方聯盟不和的消息,內心大喜:
“鐵牛,傳信給申顯道,讓他兩日後率兵從西門突圍,留一半兵力守城,本侯親自率兵這八萬軍攻打北邊,本侯倒要看看,幾年未見,這洛陽王伍洛有幾斤幾兩,順便將此信命快馬傳至徐州佟平”
兩日後,韓安率軍與伍洛相遇,韓安派人叫伍洛前來陣前談話。
片刻後,韓安見到了這個多年未見的摯友,伍洛模樣也有所改變,帥氣的臉上多了一道十厘米長的刀疤,身上的盔甲更是顯得此人威武不凡,多年的征戰,也讓其氣場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