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超,李越、林毅,命爾等篩選出幽州軍中的精兵八萬人,記住,隻要精兵,此戰過後,本侯才發現,幽州軍其中部分士兵紀律、戰力還是比較差,海艮身為領兵副將,發布的命令竟無人聽從,若他們令行禁止,或許損失就會小很多,張孟也不會陣亡。”
想到這,韓安強行驅逐出內心的煩躁:
“林毅你率領五萬精兵先行向青州開拔,用最快的速度去支援申顯道,若青州有失,保住申顯道就是大功一件”
“喏”
林毅本來就是老兵,其資曆能比肩張山,此戰又力挽狂瀾,讓林毅帶隊,也是韓安與眾人願意看到的。
眾人知道申顯道在韓安心中的地位與他們不相上下,臉色也是有些凝重。
韓安繼續開口:
“孫超、李越,命爾等分率一萬五千精兵,分批潛入冀州,等待本侯命令,相機行事”
“喏”
冀州隔絕了幽州與青州,讓韓安如鯁在喉。
“若冀州牧不同意借道過關,爾等可強攻攻下冀州”
自從皇上駕崩,冀州就內憂外患,林毅等人所率領的精兵對於攻下冀州還是沒問題的,隻是也會有損傷,若非情況緊急,韓安定會日後再圖謀冀州。
眾將領對於韓安的安排沒有異議,他們對於韓安有一種莫名的信任,韓安從洛陽領兵,到如今,已經手握三州之地,與齊王、楚王抗衡。
韓安把任務發下去,心中輕鬆了一些,望著眾人凝重的臉色,韓安開口道:
“我等兄弟從洛陽起兵便一直聚少離多,此間事罷,都來本侯府上,好好聚聚,隻可惜張孟來不了了”
眾人感動的同時,對於張孟的死也是有些遺憾。
“謝侯爺”
“爾等怎麼看待海艮這個人”
韓安話鋒一轉。
林毅思索片刻,率先開口:
“海艮這個人是不是言過其實了,本將在支援張孟之時,雖說海艮臨時調整略顯不凡,但其表現的慌亂,也容易影響軍心,其人,有才,但不多”
林毅對於海艮隻是明麵上的了解,聽說海艮是除去天下謀略最高的三人,他便是第一,如此看來,言過其實。
吳進等人聞言,略有不同的想法:
“侯爺,海艮此人的才能還是不容置疑的,我等在洛陽之時與他見過,他先從秦王,後跟皇上,都被委以重用,末將感覺,海艮善於謀略,不善於帶兵,故有此大敗”
張山也是開口:
“末將調查過海艮,海艮的發家之路可算是傳奇,秦王無娘家勢力,昔日在眾皇子眼中是一透明之人,自從秦王得公孫勝、海艮,便逐漸崛起,其中盡管大多主意都是公孫勝所出,但據末將調查,每個決策的背後,都有海艮的痕跡,就是當年侯爺剛到洛陽,接近侯爺,也是海艮的主意,海艮備受秦王喜愛,這也讓海艮家族從一個五口之家的尋常家族短短時間迅速崛起”
韓安也是默認,先前韓安命張山調查過海艮的信息,對於海艮也算了解,能從洛陽眾多世家之中,以一庶民崛起,能是簡單人嗎,所以經此大敗,才未將海艮斬首。
眾人離去之後,韓安後方幛子裏走出一人,正是海艮,海艮擦了擦額頭的冷汗,韓安安幽衛的無孔不入讓他感到心驚,韓安也是有意敲打海艮,本侯不殺你,你要感謝本侯,為本侯效命,你所做的一切,本侯都在監察。但同時韓安也借此告知海艮,本侯還會重用你。
“侯爺,海艮多謝侯爺”
韓安卸掉海艮職務的意思,海艮也已知曉,韓安讓他安撫陣亡士兵家眷,其一是有人要為漁陽士兵的慘敗付出代價,張孟已死,韓安明麵不能責怪張孟,這也是收攬一波洛陽派的民心,自然身為副將的海艮就得承擔。
其二便是,讓海艮以韓安的名義,安撫好陣亡將士家眷,也能為韓安爭一個好名聲,同時海艮也能在底層士兵的心中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