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旅的部隊化整為零,除了炮兵之外,其他的步兵基本都變成了遊擊隊,而且為了增加這些步兵的機動能力,李義還特意給一些步兵裝備了廉價的全地形車。
這種全地形車價格很便宜,地形通過能力非常好,而且上麵還可以搭載各種重武器,比如75步兵炮,比如反坦克導彈等等,總之主打的就是一個機動靈活。
這些步兵憑借著靈活的機動能力外加幾千名狙擊手的狙擊騷擾,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給君士坦丁堡地區的熊國部隊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兩軍對峙了三天之後,這一支熊國部隊隻剩下了2萬多人倉皇撤離。這仗沒法打了,他們重武器重裝備都被毀了。就剩下步兵的機槍還有步槍,對這種狙擊手還有帶了輕型自走炮的龍國人基本上沒有一點威脅。
他們這邊撤離,那邊的四個旅的部隊直接乘坐貓貓全地形車展開追擊,尾隨追殺。
在這樣的情況下, 熊國部隊距離他們的出發基地足足200多公裏的直線距離就成為了一條名副其實的死亡之路。
最後在四個旅鍥而不舍的攻擊追殺之下,剩餘的5000多名熊國部隊隻能無奈的舉手投降。這一仗打的實在是太憋屈了,一直被龍國人各種放風箏,各種遊擊騷擾。龍國人把他們的火力還有機動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
...........
而處在主戰場的安納托利亞半島的情況則是另一番局麵,李義在安納托利亞半島足足安排了整整兩個集團軍的兵力,外加一些駐屯軍。
而對這裏發動進攻的熊國軍隊也就20多萬人左右,雙方兵力是比較接近的,但是作戰體係還有火力上,熊國人明顯比李義的部隊差了一個檔次。
中東司令部對這一大股熊國的主力軍團采用的戰術就是基地地堡吸引敵人注意力,主力迂回包抄,對敵人進行合圍。
戰役開始的第一天,熊國人直接使出了他們慣用的人海戰術,直接對著安納托利亞地區的一個基地展開了攻擊。
出動的武器裝備包括但不限於步戰車,主戰坦克,152重炮和武裝直升機。除了這些重裝備外,還動用了空軍。
沒錯,熊國人這邊也有空軍的,而且他們的空軍幸存下來的飛機大都是側衛家族的飛機,這次戰爭他們動用了整整50架su35係列來攜帶重磅鑽地彈來對地堡和基地進行轟炸。
不過很可惜的是他們的空軍此時已經沒有了完整的作戰體係,中東司令部的遠程預警雷達很快就發現了來襲的熊國飛機,隨即起飛了隱身戰機大隊和熊國空軍展開了激烈的空戰。
其實很認真的來說,李義的空軍發展得不是正常的那種發展,而是屬於那種小步快跑式的發展。主力戰鬥機還是以螺旋槳飛機為主,因為造價便宜而且性能還能滿足目前絕大多數書的戰鬥需求,加上節約燃油,所以螺旋槳飛機數量和比重都很大。
但是精銳的戰鬥機李義也裝備了一批,這種飛行速度最高達到6馬赫的隱身戰鬥機就是李義的空軍王牌。這種隱身戰鬥機李義裝備了整整200架,完全自主的軍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