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的發展使諾爾城日新月異,各地工廠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工廠發出的滾滾濃煙似乎昭示著此地的繁榮以及那光明的未來。泰塔港那廉價又源源不斷的勞動力湧入,使諾爾城跑步進入工業化。
工業機器不斷的被生產出來,大都供應給礦業,剩下的拉去建設工廠或者銷售給泰塔港。不斷的有商品被生產出來銷售遠方,數量多.質量高.生產成本低的工業製品很快衝擊著周邊城邦的市場,過剩的商品使市場大幅下跌,各地手工作坊紛紛關門倒閉。
林諾聽著克羅斯的彙報,嘴角不禁上揚。
諾爾城依靠著豐富的原材料供應以及那廉價勞動力不斷生產著商品,又由城內的商人拉去周邊城邦進行售賣。質量高的商品可以獲得其生產成本兩到三倍的利潤,又用這巨大的資金反哺著兩城的工業,使工業正在逐漸強大。而當地又因為手工作坊的倒閉而擁有大量的失業人口,這些失業人口要麼遷到諾爾城或者泰塔港,要麼就組織暴動反抗貴族,不過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這是一個正循環。另外,泰塔港又因為諾爾城售出的工業機器而進行工業化,也有工廠拔地而起,但相比於諾爾城又少得可憐。泰塔港沒有自主的機器生產鏈,隻能依靠諾爾城的出口獲得機器。所以他們的工廠數量較少,不過也是為之後統治和大規模工業化打好基礎了。
與此同時,林諾指示佩斯克在泰塔港進行的改革已經初步完成,已經消滅大部分貴族這種食利階級了,在當地大幅免稅,幫助農民收割穀物,宣傳林諾的英明統治,以便後麵的入諾公投。
彙報完這周的發展報告後,克羅斯突然跟林諾彙報道:“我們的商品對周邊城邦產生了不小的影響,讓他們本就混亂的市場更加混亂不堪了。這其中也包括伯利克城。”
林諾聽後,用嚴肅的神情讓克羅斯繼續彙報下去。
“伯利克城是自治領地最大的城邦,有著我們二到三倍的經濟水平。其實力也是最強的,擁有軍隊兩萬餘人。我們先前生產的商品流入伯利克城後迅速造成市場的混亂,他們的貴族很快注意到了這一現象並把商品的源頭,也就是我們盯上了。”
“不過現在無須擔心,因為他們目前並無與我們開戰的打算,隻是希望與我們好好談談。但也不排除他們使用武力的打算,所以我們也要讓軍隊做好準備。”
聽完後,林諾讓克羅斯迅速召集佩斯克回來開始內閣會議。
......
半天的趕路後,佩斯克終於回到了諾爾城並進入了會議室。
此時,林諾及內閣成員都已經就座,等著佩斯克。
佩斯克連忙找個位置坐下,隨後林諾宣布第一次內閣會議開始。
討論的議題是如何應對伯利克城的邀請。
外交官黃航首先提出,這個邀請可能是一場鴻門宴,不能去。
而克羅斯卻認為這可能是一次探查伯利克城實力的機會,如果可以還可以與他們談合作把工業機器賣給他們,讓他們幫我們工業化。但也有可能這隻是拖延時間的計謀,時間足夠後他們會直接發兵攻打他們這個剛剛工業化起步的小城。
隨著時間的推進,內閣逐漸分為兩派,在為去還是不去進行討論。
林諾則是聽著他們的討論,低頭沉思著。
“好了別吵了!”林諾用力地拍桌子說道。
“這次談判確實是我們確認他們實力的機會,可能隻有這一次,我們要把握好。售賣機器這個方案不錯,但我們不能售賣設計圖紙與核心技術,這是底線。”
“我們在市場上的成功可以為我們增加籌碼,在談判中獲取更大的利益,如果談判進展不順利我們也可以對他們實行適當的經濟製裁。但我們也不能就此鬆懈了對他們的警惕,讓敵人對你仁慈是不現實的,隻用經濟手段就讓敵人屈服是不可能的,要讓下麵的第一集團軍做好戰鬥準備,同時讓軍工廠生產燧發槍與手榴彈,裝備給七個團。但如果他們不想打,那我們就先好好的跟他們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