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天慶三年三月十三日巳時

“公子,不遠處就到黑山堡了。”

柳雲不禁抬頭望向石大牛指的方向。

“呼,可算快到了,這下不用擔心被那些該死的土匪強盜襲擾了。”

柳雲回頭看著自己的隊伍。

自己從城中帶來的一百來號青壯老幼個個風塵仆仆,那四十個護在馬車周圍的青壯多手持棍棒。

其中更有幾人手持槍矛,身負中力弓,腰挎長刀,眼神之中頗有凶悍之氣,顯然是見過血殺過人的。

這一路上雖然沒遇到大危險,但是十幾人的小股流賊遇到了幾次,見柳雲一行人人多勢眾,隻是遠遠看著不敢動手。

特別是柳雲安排在最外圍的青壯,令行禁止,進退有序,有一個臂長力大的大漢更是擅射。

曾有十幾名不知死活的流匪嚎叫著舉著武器就要搶奪財物。

那漢子隻是張弓搭箭,連發三矢,衝在最前麵的三個悍匪隨即倒下。

一看中箭處都在心口咽喉麵門部位,餘下匪徒皆驚。這行人與他們以前見到的流民大不一樣。

往常見到大股流民,隻要他們舉著武器嚎叫著衝過去,護在外圍的青壯基本就會四散而逃,那些百姓也隻能任他們蹂躪。

但是這行人不跑不說,反手射死他們三個,其中一個還是他們的頭目。

眾匪都是心中驚慌,不敢上前,而後散逃。

那使弓箭的就是柳雲遠親張成傑,軍戶出身。

當年他家中大旱,張成傑父親無奈之下舉家來到幽雲城投奔柳雲家。

柳父收下後劃為佃農,於是便在幽雲城安家落戶。

柳雲策馬上前對眾人道:“前麵就是黑山堡了,大家夥再加把勁,到了堡內殺豬宰羊給大夥分肉吃。”

眾人聽了這話,也是提起氣來加快腳步。

雖然這些日子受到了幾次流賊襲擾,好在有那些青壯護著,並沒有損失。

隻是他們小老百姓平日隻是耕田種地,哪裏見過這樣窮凶極惡的流匪。

一些小童也是嚇得躲在自己母親懷裏不敢抬頭,好在前麵就到此行目的地了,眾人心中大石落地。

隊伍離黑山堡不算遠,約一刻鍾後,眾人陸續趕到。

柳雲等人站在堡前。

黑山堡是個大堡,原本內有約摸三百戶人家,這種屯堡在周朝很常見,特別是邊境州府內。

蠻族叩邊關,經常突破邊關進入內地劫掠,沒有點自保能力就是任由蠻族宰割。

天慶元年有奏:“邊境各州苦寒,又多有蠻族劫掠,匪徒縱橫,當地官軍防備蠻族入侵已是竭盡全力,無力剿滅各地匪徒流賊。”

“特此上書上報天聽,當地流民無以為繼,多並入賊匪,為遏製匪勢,特請聖上準許各地流民結堡自衛。“

“或為農屯堡開墾荒地收攏流民,或為軍屯堡戒備北蠻流匪。”

“各地結堡造冊報備,再由州府城內置官吏管理納稅,長久以往,必然富官庫,攏流民,滅匪患。”

天慶帝見奏心喜,大筆一揮,準!各地初實行時多有成效。

隻是城中官吏多貪婪成性,有屯堡成後開墾荒地被他們通過各種手段劃給自己名下,分到百姓手中的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