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風雨歸途(1 / 2)

一九九八年的四月天,春季已經大踏步地占領了平原這座小縣城。像往年一樣,此時的平原縣依舊充斥著槐花那逼人的香氣,再夾雜著泥土的芬芳,就形成了平原縣所獨有的春天的氣息,氤氳在這片華北大地上。如果把這春天的味道與人生的各階段進行對標,無疑就是青少年時期所伴隨著的恣意灑脫吧。

周日的下午,叮鈴叮鈴的自行車鳴鈴聲悠揚的飄蕩在從張家鎮通往平原縣的柏油馬路上。正在騎著“天馬牌”自行車的少年是平原中學的高二理科班學生李崇文,他正要趕往平原中學。身材偏瘦的他腳蹬一雙休閑款白色運動鞋,身著黑色滌綸上衣和藍色牛仔褲,其格調搭配似乎不那麼協調,但這已經是他的最好裝備了,而且也隻有在上學的路上才穿一會兒,因為按照校方規定,本校學生隻要進了校園就要換上統一的校服。在距離平原縣城兩公裏處的城鄉結合部,他卻放慢了騎車的速度,因為一座美麗的小橋吸引了他的目光。他果斷停下自行車,走上小橋,觀賞落日的餘暉。此時的李崇文儼然將自己幻想成了一位詩人,不由自主的吟誦起來,“脈脈廣川流,驅馬曆長洲。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吟誦完畢,他卻瞬間丟失了詩人的灑脫,落寞的自嘲道:李崇文啊李崇文,明明是一番春景,卻感慨哪門子的秋風,你還真當自己是上官儀,趕著去上早朝啊。趕緊回到凡間,一大堆文化課的功課等著你哩。回到現實中的李崇文繼續騎上自己那半舊的自行車,向平原中學進發。

隨著鄉土的氣息漸漸的淡化,馬路邊的植物隨著自行車車輪的高速運轉而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是鋼筋、水泥和紅色磚瓦所組合的產物,雖然不是那麼美觀,但畢竟見證了平原縣近些年的嬗變。一進入平原縣,琳琅滿目的各商鋪招牌便站出來搶戲,“侯記煎包”,“石鍋砂湯”,“拉鏈維修”,“專業修鞋”應有盡有,然而這些商鋪在李崇文心目中的意義似乎隻有一個,那就是意味著距離學校不遠了。正盤算著走進學校先幹什麼,再幹什麼,最後幹什麼的李崇文被突如其來的雨滴緊急叫停了,“糟糕,真是天有不測風雲,剛才還在落日映照著的小橋邊感受當詩人的浪漫感,轉眼間自己還真就妥妥的成了一‘濕人’,這‘幸福’來的也太突然了吧”,沒有帶傘的李崇文喃喃的抱怨道。“李崇文,快進屋來躲一下”,一陣清脆的女孩兒的聲音傳到李崇文的耳中。轉頭看去,呼喊他的聲音來自一個“庭苑書店”門麵,隻見一個麵容白皙,眼眸晶瑩剔透,身材修長的小姑娘在朝他招手,這個麵容嬌美的女生正是他的同班同學張曉奇。“哎,真是天無絕人之路,天上居然掉下個大救星,”李崇文邊暗自慶幸,邊騎著自行車朝“庭苑書店”飛奔而去,也就不到六十米的距離,幾秒鍾的路程而已,轉眼就到。

“庭苑書店”是由張曉奇的父親獨自進行經營的,由於書店的門麵改建於她祖父留下的小庭院,故取名為“庭苑書店”。雖然李崇文經常路過這家書店,但進來做客,這還是頭一遭。

“這麼巧,在這兒居然遇到你,”張曉奇一邊打招呼,一邊將一個雪白的毛巾遞給他,“來,擦一下身上的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