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改名,希望改成——極品農民,或者:極品白領農民)
農民,中國最不缺的就是農民,可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老劉就喜歡在兒子麵前吹:我們家是書香門第,你一定得好好讀書,你看看,你叔叔,你伯伯,哪個不是大學生(其實就是倆大專),就連你爺爺,那好歹也是技術學校出來的(某不知名中專)。爸爸我虧啊,當年要不迷那武術,肯定也是個大學生的料子,哪會現在在家抹牛尾巴。
其實,老劉讀初三就讀了三年,高中讀完都23了,現在一晃又過了七八年,三十都出頭了,除了一個兒子,啥都沒落著。哦,忘了,他還有個媳婦。
話說,其實在老劉兒子的心裏,老劉一直是個蠻有才的爸爸,也算是生不逢時,他上初三那會,一個班四十幾個學生,一個沒考上,他三年都排第一,命苦,擋不住,不能怪政府!
上了高中之後,老劉沒書念,被他哥哥弄在了個機械工廠裏,也不曉得是天作弄還是怎麼的,工廠沒到半年就倒閉了,那時候還是小劉的老劉就成了中國最早的下崗職工。
老劉下崗了,喜歡搗騰點書法小說什麼的,可還沒寫出十來張紙,一家人都瞧不起他,勸他趕緊的出去做點事。都說老二是爹不疼媽不愛的,或許就該著老劉這輩子隻能靠自己,上有個哥哥要結婚,下有個弟弟要讀書,不出去工作,那是瞎子摸牆——沒門!
老劉的祖籍是蘇北的,老劉的親爹年輕的時候去過新疆,怎麼說也是中專畢業的,老老劉那時候,中專畢業出來也是個寶,見了麵的都得叫聲:劉工程師。老老劉後來安置在了一個小縣城裏,和老劉隔著一個市區,兩百多裏地呢,老劉沾不到他老人家的光,回去的時候就有著四畝三分地,還有三間瓦房。
按老劉媳婦的話來說:他們就是屬小雞的,刨一爪子吃一爪。按算命先生給的卦說是,六親不靠。
農民,有地就能養活自己,可這取媳婦,生孩子總要的錢吧。
也不能說是老老劉心狠,八十年代那時候,中國不是窮麼,能吃個溫飽,就算得上是好家庭了。老劉娶媳婦就花了幾快錢,他結婚那天,漫天飄著鵝毛大雪,第二年老劉媳婦就有了個肚子,冬月初一那天晚上,老劉媳婦不負眾望的給老劉家生了個大胖小子。
這有了媳婦就有了責任,老劉拚命的幹,拚命的幹,可種地發不了財,受過好教育的他明白。還有讓老劉心疼的就是,他媳婦六個月的生孕的時候,還一筐一筐山芋藤的往家背,沒辦法,農村人,不做事就沒飯吃,收麥子的時候,指望老劉一個人,那不可能。
俗話道是說:天下沒不疼孩子的媽。老劉那時候很生氣,他親娘在哪呢?晚上抱著媳婦就能哭出來。
話說回來,這也怨不著老劉他娘,老大家的孩子才那麼點大,老大媳婦也是媳婦,你老劉家路遠,媳婦不也還沒生麼,老劉她娘也不能來個分身術吧。
老劉媳婦坐月子的時候老劉他娘回來了,就待了一個月就被他親爹回來叫走了,說是大兒子家的娃沒人帶,吵的厲害。老劉媳婦沒說什麼,一個月過去了,活動也方便了,回就回吧。
說到老劉他爹,還有個插曲,怪特別的。那是老劉娶了媳婦大半年之後了,老劉他親爹回來。話說,這老公公回來,兒媳婦張羅點飯是伺候他老人家是應該的,怎麼說都是長輩。老劉媳婦不是個不識禮數的女人,祖上還是國民黨上校,家裏的規矩那是明明白白的,當下是把家裏能吃的,好吃的都給老爺子端上了,可老爺子有意思呢,上來就把碗給摔了。
老劉媳婦也沒說什麼,把碗收拾了,重新再給做了一份。這點口糧雞蛋,是老劉媳婦千省萬省,省下準備換點錢給未來的兒子貼點衣裳的。
這事把老劉弄的莫名其妙,但畢竟是親爹,說道了自己媳婦幾聲,老劉又去給自己親爹買了點酒。
老劉媳婦是個心比天高的女人,嘴上不說,心裏能不記著?可笑的是,很多年後,真相居然是:老劉的親爹那樣做,是為了讓兒媳婦怕他。你說,這樣,公婆的關係能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