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中西方早期管理思想。19世紀末以前。

(一)中國古代管理思想

順道無為思想 道家 尊重客觀規律 不幹預 無為而治。

重人求和思想 儒家 儒家占主導,核心找人。

預謀慎戰思想 兵家 道天地將法。

依法治理思想 法家 明法(法的公開性原則)一法(統一性原則,和平等性原則) 常法(相對穩定性原則)

(二)西方工廠製度早期管理思想

西方管理思想的大量湧現是伴隨著工廠製度出現而開始的。工廠製度的出現,不僅使管理活動思想有了眾多的對象,而且使管理勞動漸漸成為許多組織成員的專門職業,他們的任務便是思考和改善管理勞動的組織。

羅伯特•歐文 英國 空想社會主義者,人是環境的產物,著作《論工業製度的影響》,第一個創立學前教育機構,現代人事管理的創始人。

亞當•斯密 英國 古典經濟學家 自由經濟之祖 現代人事管理之父 著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道德情操論》,在《國富論》中提出勞動價值理論,而且詳細的分析了勞動分工帶來的好處 ①增加熟練程度。②節省了一種工作轉到其他工作所損失的時間。③容易改良工具和發明機械設備。

查爾斯•巴貝奇 數學家 科學管理先驅 1832年出版《論機器與製造業的經濟學》指出①勞動分工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②還可以減少工資支出。

工人工資三部分 工資 利潤 獎金。

丹尼爾•麥卡勒姆 ①建立嚴密而明確的規章製度。②進行明確的分工責任製。③建立“時報表”製度。

歐文,斯密,巴貝奇以及其他一些人對工廠製度早期管理問題的思考,雖然是零散的,但正是這些思考的累積。為管理理論的係統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節,古典管理理論。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

古典管理理論的形成,主要是1991年泰勒的《科學管理原理》和法約爾1916年出版的《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主要研究問題,涉及科學管理、一般管理及科層組織。

一、科學管理研究。(泰勒,最好,最經濟,效率)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企業數量的增加與規模擴大,企業管理逐漸要求從傳統的企業管理走向科學管理。泰勒科學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的中心問題就是提高勞動生產率。泰勒認為勞動力低下的三個原因:①勞動使用不當。②工人不願幹或不願多幹。③企業生產組織與管理方麵的原因。

泰勒的貢獻。

1.改進工作方法,並根據工作要求挑選和培訓工人。(1)改進操作方法以提高功效,合理利用工時。(2)作業環境與作業條件的標準化。(3)根據工作要求挑選和培訓工人。

2.改進分配方法,實行差別計件工資製。

3.改造生產組織,加強企業管理。(1)在企業中設置計劃部門,把計劃職能和執行職能分開。(2)實行職能工長製。(3)進行例外管理。

對泰勒的評價。

優點:(1)泰勒打破了傳統的經驗管理方法,將科學引進管理領域,創立了一套具體的管理方法,為管理理論的係統形成奠定了基礎。(2)泰勒主張將管理職能從企業生產職能中獨立出來,使得有人開始從事專職的管理工作,這就進一步促進了人們對管理實踐的思考,從而有利於管理理論的發展。(3)泰樂至在現場生產組織的推廣方麵也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由於采用了科學的作業程序和管理方法,推動了生產的發展,企業的生產效率提高了2~3倍。20世紀初,美國和西歐受到普遍歡迎。

不足:局限於低層次車間。不重視人群因素,社會因素。視人為機械人、經濟人。

泰勒的追隨者。

美國工程師弗蘭克•吉爾布雷斯及其夫人莉蓮•吉爾布雷斯在動作研究和工作簡化方麵作出突出貢獻。

弗蘭克。動作研究之父。

莉蓮。管理第一夫人。

美國管理學家機械工程師 甘特。在1916年提出了《工業的領導》,在1919年提出了《工作組織》。

最主要的貢獻甘特圖。提出了計件獎勵工資製,這種製度優於泰勒的差別計件工資製,因為這種工資製可以使工人感到收入有保證,勞動積極性因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