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在安子縣這樣一個有著厚重曆史氛圍的小縣城裏,早早的便顯出了幾分年時的喧鬧氣氛來。不寬的正街上擠滿了熙熙攘攘的人流,臨街的麵鋪都換上了新的五顏六色的彩飾,給節前的安子縣披上了一套歡快的新裝,一看之下,煞是熱鬧。
賈柔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裏,皺著眉頭,眼睛直直地盯著鋪在他麵前的報紙,但他心裏清楚,報紙上的字,他現在是一個字都看不進去的。
他現在是沒有心情去看報紙的。
安子縣城老城改造項目省裏跟市裏的批文正式下來了。批文他已經通過特殊的渠道看過了,後麵附著的改造方案幾乎是照搬了縣委書記張天生最初擬出的改造方案。這也昭示著,在安子縣的老城改造事項上,以他為首的安子縣本地派勢力,在跟張天生抗衡了一年零七個月之後,還是以失敗而告終了。
按理說,賈柔是土生土長的安子縣人,安子縣進行老城改造,是給全縣人民做好事,他不但不應該反對,還要積極支持才對。但賈柔自己最清楚,他和他的同盟們反對的不是老城改造項目本身,而是張天生定下來的老城改造項目的具體實施方案。
在張天生的改造方案中,他明確的提出,為了保持安子縣的古城風貌,原有的街麵不拓寬、不延伸,老城裏原有的預留宅基地建設用地由縣上統一收回,收儲為國有地後,轉換產權進行掛牌拍賣。居民現居住地的拆遷改造由縣上委托房地產開發商全權處理,對原住戶的拆遷補償,可以按照市場價進行貨幣補償,也可以跟開發商進行產權置換,即進行住房補償。
但相關的補償細節,張天生言明,本著一戶一宅的土地政策,原住戶要求住宅補償的,原則上不超過一套一百二十平米的樓房,各住戶要求的門麵房,根據住戶原住宅麵積的百分之二十折算,剩餘的統統劃歸開發商。
這樣一來,等於是將安子縣原老城區的居民都掃地出門了,方案一出,全縣一片嘩然。
以賈柔為代表的安子縣本地派領導,因為老城改造牽扯到了他們方方麵麵的利益,又因為這個改造方案的確是有些過分強調開發商跟縣上了利益,忽略了老城住戶的利益,所以無形中,他們便擰在了一起,跟張天生明裏暗裏的做起了對。
他們也拿出了自己的改造方案。首先,既然是老城改造,相關的配套設施不跟進,卻將空置地收歸縣上,於理不合。他們要求將老城裏的部分空閑地修建成廣場、綠化帶,增加城市的品位同效能。其次,老城原街麵過窄,不算人行道隻有八米寬,他們要求拓寬老城的正街,並硬化各支巷,給將來城市的擴容打好基礎。最後,他們要求將住宅區的開發權還給老城居民,由他們自己按照縣上的統一規劃進行開發,本著就地拆就地建的原則,縣上拿出具體規劃,把好大方向,由居民自己實施,投資同利益縣上都不應該幹涉。
在一次常委擴大會上,張天生對安子縣本地派領導發了脾氣,他拍著桌子說,安子縣終究還是共*產黨的天下,他代表黨,對他們的這個所謂的改造方案直接否決。不管是誰,都要緊緊的圍繞著黨來工作,也就是要以縣委的意誌為中心來工作。如果不這樣,就是對黨不忠心,就不是一個合格的黨員領導幹部。
據此,賈柔一派的本地派勢力跟張天生展開了為期一年多的對抗戰。但到最後,這場戰鬥還是以張天生的勝利拉上了序幕。
其實,這些事情都隻是賈柔明麵上的煩惱。從去年以來,他被許多單位和家裏的煩心事情壓的幾乎都是無法喘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