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的一聲,窗簾打開,陽光從東南角照了進來。
“還不起床?這都幾點了。每天這麼晚起床,做了飯也沒人吃,以後不給你們做了。”母親穆嵐絮叨又帶著煩躁的聲音敲打著李梨的腦袋。
“媽,放假也不能睡懶覺,那什麼時候能睡,高中的時候你不是說等我上大學就不管我了嗎!”李梨氣餒的說道。
“那你還說上大學就能勤工儉學不用我掏學費了呢!”
李梨瞬間閉嘴。
……
李梨今年大三,學設計的,出生農村的她沒眼界,沒人脈,沒money。
放了暑假其他同學有的旅行采風,有的出國看展,有的家裏找人塞到廣告公司實習去了。李梨實在沒事幹,隻能在家躺平。
她也不是沒努力找實習工作,可好的公司不招實習,差的她看不上,就這樣高不成低不就的。索性啥也不找,直接回老家了。
正好她奶奶身體不好,回來準備休息幾天去奶奶家陪著她。可這才回來3天,她的老母親就已經看不慣她的“躺平”。
妹妹李果唯恐戰火燒到自己,迅速起身並把被子疊好。快速坐到了餐桌邊。
“你不是要去奶奶家陪她嗎?什麼時候去?”母親穆嵐對著李梨問道。
“明天吧!”早去早超生,省的麵對你的嘮叨。李梨邊回答邊默默嘀咕。
“那你回老房子拿點東西,你奶奶說在她以前看病的藥櫃裏有本書,你拿回來給她捎過去”母親穆嵐撇著嘴說到。“也不知道她那麼大年紀還看什麼書,那眼睛能看見嘛。”
李梨她媽和她奶奶的關係說不上不好,但是也不是好的婆媳關係,倆人見了麵都挺會來事兒。但背後都說過對方的不好。
小時候母親穆嵐經常說她奶奶看不起她和姥姥家,也嫌棄她媽沒生個兒子。
奶奶固然是喜歡男孩的。但是對李梨很好,李梨爸爸李春種是長子,李梨生下來是個女孩雖然她的父母很失望,但是她的爺爺奶奶確很高興。
她奶奶一直想要個女孩,可是在生了3個兒子後計劃生育來了,他爺爺是郵電局職工,如果再生工作可能就要沒了。
所以在李梨出生後一看是個女孩,直接翻了好幾天書才取了這個名字。
長大後她問過爺爺,為什麼取梨這個名,寓意又不好。
她爺爺笑著說“但你奶奶喜歡吃梨啊。”
李梨翻個白眼回嘴到“奶奶要是喜歡吃肉你是不是給我取名李大肉”。她爺爺當時樂的哈哈大笑。
其實後來她奶奶說她這個名是取自元好問的詩“梨花如靜女,寂寞出春暮。春色惜天真,玉頰洗風露。”
李梨爺爺特別疼奶奶,從來沒有農村老爺們兒看不起老娘們兒,大男子主義那種思想。這和家庭教養和受教育程度可能也有關係。
李爺爺叫李常德,生於1940年,按以前的成分論是富農,李常德的父親是票號掌櫃(可能相當於銀行行長)。李常德母親家裏是商人,最輝煌的時候在北京有一條街的商鋪,在其他地方更是養著好幾個鏢局。在李梨看來,這不就是現在的物流生意嘛!!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李常德母親家捐了很多物資給人民軍隊。李常德母親還有一個參加革命的紅軍哥哥。但是死在了大圍剿中。死的時候隻有25歲。
李梨記得當時聽完這些時就在想,她要出生在那個年代,(戰術性喝口水),哼哼哼,哼哼哼哼。那不要啥有啥……。她嘴角四十五度上揚,眼神微眯,一臉奸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