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英紅,44歲,家庭主婦。

丈夫是大公司的副經理,據說過幾日又要升遷。

有個兒子,剛滿16歲,日子比同齡人來說還算過得去。

年輕一些的時候是唱二人轉的,是正經的二人轉,不是那種神神鬼鬼的跳大神。

最近總有人喜歡把二人轉往跳大神上引,說什麼二人轉是跳大神的簡化。

說的煞有其事,結果證實,不過都是那些網絡博主騙取流量而已。

早在20多年前,政府就已經呼籲民眾相信科學。

剛開始成效不錯,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科學兩字可謂是深入人心。

可是對於迷信活動卻屢禁不止,很多迷信活動已經融入到了各地的民風民俗,甚至有些和生活息息相關,並不是光憑宣傳就能禁止的。

下午3點,蔣英紅在客廳裏打掃衛生。剛搬的新房子,300多平的商品房,黃金地段,采光很好。

按他們鄉下的話來說,就是風水寶地。

電視裏播放著最新款的電子蠟燭和電子香的廣告,近年來開展文明城市,上麵覺得明火不文明,又有安全隱患。

蔣英紅不屑的一笑,這不是糊弄祖宗嗎?

剛開始是呼籲大家減少祭拜,現在又出了電子香燭,再這麼下去,隻怕以後連元寶紙錢都會變成電子的。

點一下屏幕,出個燒紙畫麵?

剛關了吸塵器,手機就響了起來。蔣英紅接通電話,裏麵傳出一個成熟且富有磁性的聲音,那種滄桑感讓人聽起來格外舒服。

“喂,胖子,晚飯我去不了了。”

胖子不是真胖子,蔣英紅並不胖,至於為什麼要叫胖子,這個稱呼大概就和陳太太是一個意思。

“什麼情況啊,今天可是爸生日,說好的一起慶祝的。”

“公司出了點事,等我回去再和你說吧。”

印象裏,公司總有忙不完的事,總有開不完的會,各種加班、應酬。

不過,這也是她能在家做全職太太的根本原因。

還沒等蔣英紅再說什麼,電話裏就沒了聲音。

她拿著手機,習以為常的歎了口氣。

幾天前就定好的飯店位子,哪怕是丈夫沒來,到點還是帶著家人來到包間。

兒子扶著爺爺坐下,老爺子軍人出身,哪怕現在年紀大了,身體還比同齡人硬朗。

自從結婚後,老爺子一直都是一個人住。所以,她與老爺子平時的交流其實並不多,倒是兒子常去看他爺爺。

少了一個人,氣氛顯得有點安靜。蛋糕端上來的時候,也沒有想象中的熱鬧。

隻聽老爺子嘴裏絮叨,說什麼蛋糕太貴,過個生日沒必要這麼浪費。

她隻能在一旁勸著,現在生活好了,沒必要那麼節省。

老爺子嘴上答應,依舊沒有忘記在吃完的時候各種打包。

走出飯店的時候,蔣英紅說想讓老頭去新房子裏住幾天。

老爺子搖了搖頭,背著手獨自走了,軍人出身的他也開始微微駝背,夜色下的背影讓人見了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

提著打包的剩菜,剛到家就往冰箱裏塞。蛋糕確實是定的大了一些,放了剩菜之後放不進冰箱了。

早知道這樣就讓老頭拿走一些,但想想老人家年紀大了,多吃甜的也沒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