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草原的悲鳴,南域諸國魁首更迭。二(1 / 2)

晉國南域。

在往回去的路上,不過萬人的押送隊伍,由童虎押送回京,似條長龍由北向南往龍城駛去。

最前方的囚車內,正拘著一瘋癲老者,滿嘴的胡話,一路上說個不停,時而痛哭,時而大笑,後麵跟隨一路回來的人,表情麻木,麵若死灰。

從嘉定城往龍城的路上,夜晚不時的會有一些刺客死侍進行搏殺,目的不是為了劫車救人,而是為了滅口,本是三千多叛軍的囚車隊伍,如今距離臨安還有三天的腳程,已是被殺的隻剩一千多人了,押送的官家帶傷者居多,卻離奇的未曾出現死亡,那些成群的刺客死侍目的明確,仿佛以命搏命般直奔囚車,在此期間,一些囚車內官至百夫長以上的會大放厥詞,爆出一些驚天大事,返觀押解隊伍的士卒們,大家卻時不時的拿出紙筆研墨,記錄著什麼,誰說的多,誰有可能被保護的好一些,而那些想說卻不能說的,隻能默默的閉上眼睛,更有甚者直接咬舌自溢而亡。

遠在龍都的皇城,內閣府隻遞出來一句話給童虎【保年希堯】

童虎看完信件後,便又把記錄好的名單捆綁在極隼腿上,晃悠悠的灌了一大口酒之後,咂摸著嘴,心想這讀書人花花腸子就是多,這一招可真夠黑的。

隻要年希堯不死便由著他們去,全是將死之人的垂死掙紮罷了,廟堂之上,風聲鶴唳,那些從始至終主張安撫從寬的官員們,如今也是靜若寒蟬,眾生百態,便才出現了這押送回京的這一幕。

養心殿內,遠在門簾處正屹立著一席白袍大儒,隻見他麵似蛟龍,兩根龍眉插入伏羲骨兩側直衝發髻,手中正拿著一份捷報與一份書信,瞧著一宮裝打扮的美婦正彎腰拾掇著花草,便輕咳一聲,雙手作輯,“ 臣,見過娘娘……”

那紫衣宮裝的美婦聞聲而望,便邁著蓮步迎上前來微微欠身於是還禮,笑顏如花,柔聲細語道,“ 王閣老,聽聞晉國內亂已定,皇上呢?可有講過幾時歸來嗎?”

“ 這是陸閣老在臨安城收到從嘉定城寄回來的極隼信件,綁著一份捷報與皇上親筆寫給娘娘的信件。”

寧靜急匆匆的拆開信件,俏臉上的笑容卻漸漸淡了下去,秀美的眉頭緊鎖,片刻後把信件遞給王明遠,語氣裏盡顯擔憂,“ 王閣老,您看著幫本宮拿個主意吧,皇上隻帶了陳晉安和夏竭要去北疆找那被他封了異姓王的大哥,說是同他敘敘舊,聽聞前線大捷,可終歸還是不安穩,不會有危險吧?”

王明遠彎腰雙手接過信封,一目十行,快速略過,思索片刻後便寬慰道,“ 娘娘且放心,以陳晉安和夏竭的本事,此行必是安然無恙,皇上乃賢德之君,自有天道庇佑,自皇上禦駕親征以來,兵不血刃奪回失地,百姓無不稱讚陛下仁德愛民,這是民心所向,若不然臣必親自前往。”

“ 那就好……”

“ 若無他事,那臣先告退了。”

寧靜微微欠身,目送王閣老離去,美目清兮,閃著光亮,越過長廊徑直走到一旁偏殿,看著香台前的兩幅畫像,她盯望良久,輕歎一聲頓時眼眶微紅,在跪墊上焚香禱告,【夫君,父皇,咱們的遠兒長大了,如今晉國終於太平了,你們在天之靈保佑遠兒一定要平安歸來,夫君,父皇你們可以安息了,他做到了,真的做到了……】 寧靜跪在香台前,低聲哽咽,背影輕輕顫抖,此刻一陣清風拂過她的發髻,香火猶如繞指柔。

……

北疆,誅戎城……

今日城中格外燥熱,仿佛又回到了夏至時節,百姓無不稱奇的同時,市井裏有傳言稱淩晨卯時天降流火於城東一處深宅大院的說法,看那院落百米外日夜更替的晉塞軍巡邏換崗,定知其中必是大人物。

劉長卿滿心雀躍,一旁盤臥著隻神采俊逸的神鳥,府上之人昨夜皆瞠目結舌,從未想過這遮天蔽日的天降流火竟是這般天生地養之靈物。

隻在老人言裏祥瑞之物竟是如此模樣,渾身赤色翎羽散發著霞光,伸開翼展四丈有餘,隻是站在那裏便於涼亭齊高,二丈開外的鳥身,流光四溢,周匝溫度急劇上升,夜間本就寒冷的塞北竟因神鳥的到來而仿佛置身暖爐,可現如今卻遭了罪,熱的眾人汗流浹背,隻好躲得遠些,溫意更是在朱雀臨近之後,與其施了個萬安,便帶著一臉好奇的周玉清遁去了西城。

少年許久未見故人,便歡喜的抱住了它,開懷大笑道,“ 你怎麼來了?我還正想著等了卻這事後便去太乙離山看望你。”

朱雀甩了甩鳥喙,發出了咕咕的叫聲,眸子閃過一絲欣慰,心有暖意,一道溫潤如玉的男子聲在少年腦中響起,“ 近日閑來無事,本是該從北莽山地,卻是也許久未見你了,便心想著來了此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