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倒還可以,現在高中都畢業了,可是都沒有去考大學。”富貴說道。
“為什麼?”丁妮也插了嘴。
“我的這兩個孫子,既不想在這個農村裏呆下去,也不想當農村的什麼幹部,就是要向外麵跑,想出去做生意,或者打工。真讓我失望!”大官非常不高興地又開了腔。
富貴就說道:“我們是討論怎麼樣貫徹上級,建設新農村的問題,怎麼變成了討論我們的家務事來了,打住、打住。”
魏群副鎮長就笑嘻嘻地說道:“這樣議論不是很好嗎,是你們農村的實際情況,我在辦公室裏聽彙報是聽不到的內容。富貴書記,年輕人接班的問題,就讓它順其自然,到時間再說,走一步看一步就是了。至於誰來接班,還是要民主選舉產生。現在你富貴還是繼續把這付擔子挑下去,把我們這新農村的建設做出個樣子來,好向全麵推廣。你不是有一條比較成功的經驗,就是把群眾發動起來,沒有辦不成的事情嗎!”
這一說,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建設新農村,上級已經提出來了,也作了具體布置,而且非常認真,重視,這是為我們農村老百姓謀福利,我們應該積極響應,說行動就行動,做出樣子來,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情。
富貴要魏群副鎮長,最後做指示。
魏群就認真地說道:“我還多說什麼,剛才大家都不是已經議論過了,表示一定認真貫徹,說行動就行動。你就領導村民們,像過去一樣大膽地闖,認真地幹,很快交出一個滿意的答卷!”
這個擴大村委會就開到這裏。
第二天,丁震一家人就開著麵包車回了大城市。
接下去,小廟張家村建設新農村的事情,馬上開了全體村民大會,傳達上級的精神,並且大張旗鼓進行宣傳,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這是小廟張家村在以前建設的基礎上,進行著一件錦上添花的美事。
郭大龍的大兒子郭宏誌,離開了張家村上大學去了,暫時不多表述‘
陳富貴的大兒子陳有才,經過祖父大官的思想工作,決定不外出了。
郭飛龍的大兒子郭宏來,經過祖父農友的再三勸說,也不出去打工了。
郭三龍的兒子郭小峰,本來也要外出的,也不出去了。
林樹林的兒子林建樹,也決定留在農村。
這四個青年,有的高中已經畢業,有的仍然在上著中學,現在決定利用一切時間,一心一意幫助富貴開展新農村的建設。
這幾個人每人都有一技之長,
陳有才喜歡研究計算機、電腦;
郭宏來研究室內外裝修藝術;
郭小峰學習的是水電工技術;
林建樹是房屋建築,包括道路修建。
他們這些知識和技術,在建設新農村中都可以派上用場。
在富貴書記兼主任的同意下,由李有文等五個個人,成立了一個技術指導服務小組,李有文任組長。
李有文負責做了一個實施方案,包括建設所需的資金,村委會討論後上報鎮政府,很快批準了。
小廟張家村建設新農村的工作,在鎮政府的幾個有關部門的領導下,馬上就展開具體實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