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楌姝從百官橫列中站啦出來……

“啟稟陛下,臣有事啟奏!”

“哦?允宸啊,你有何事要啟奏啊?” 皇上對慕允宸的語氣,顯然比對其他大臣的要親和許多。

“回陛下,昨日朝元節,有流寇到街市上鬧事,臣跟隨其蹤跡,帶兵到霸寧山進行剿匪,經過周旋,了解到集聚此地的流寇有三百餘人,臣已將他們控製住。這些流寇靠山吃山以維持生計,也並未有打家劫舍,燒殺掠奪之惡行,臣懇請陛下下旨,將其招安,加以操訓,可充壯丁!”

熠王猜測慕允宸的意思,是不想皇上降罪於這些流寇,於是他也站出來,替慕允宸說話了。

“啟稟父皇,兒臣覺得,慕將軍所言有理!慕將軍不費一兵一卒,就把霸寧山上下幾百號流寇控製下來,並且說服他們為朝廷所用,不僅節流財政,也能為明年征兵添加了壯丁,一舉兩得!”

熠王話音剛落下,蕭宰相就給了刑部尚書一個眼神……

刑部尚書會意之後,站出來持反對意見:“啟稟陛下,微臣覺得此舉不妥!國有法度,對於流寇盜竊,施行嚴刑峻法,以刑去刑,達到震懾目的,維護國邦。若輕易招安免赦,有法不依,恐怕會讓天下流寇賊子更加猖狂,望陛下三思啊!”

見到熠王都出來附議了,作為熠王左膀右臂的戶部尚書也站出來附議道:“啟稟陛下,微臣也覺得此舉百利而無一害!霸寧山一帶,集聚的除了流寇,也有尋常百姓,他們即使落草為寇,也能自食其力,並未有傷天害理之惡徑,陛下寬恕他們,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顯示陛下愛民如子、以仁義治天才的厚德!”

皇上看他們爭來爭去的,頭都發麻了。

“好了,眾愛卿別吵來吵去了!你一言我一語的,吵得我頭都疼了!”

其實,皇上也覺得慕允宸所言在理,當下確實是國家用兵之際,國庫空虧,慕允宸能不費一兵一卒拿下整個霸寧山,他很是欣慰,奈何悠悠眾口,他得以理服人……

“允宸啊,依你之見,該如何平衡這國法與民情啊?”

顧楌姝思索片刻,向皇上回稟道:“回陛下,國法得容情。此招安之事,可交給三皇子殿下處理,核查每一位流寇情況,結合民情,以作安排!不可一律重懲,如願戴罪立功者,可加大赦免,以示陛下寬宏仁愛!”

當顧楌姝提到三皇子——上官瑾時,皇上似乎有了對策。

上官瑾在朝中無根基,他向來木訥,不講人情世故,此事交給他處理,可顯依法度章程辦事。而且根據慕允宸所說戴罪立功,也能融通情理。

“嗯,朕覺得可行!上官瑾接旨,此事就按允宸所說處理,由你核查安排,事無巨細,記錄在冊,不可馬虎!”

上官瑾聽到皇上將這麼一件重要之事交與自己,有些吃驚……

他急忙上前聽旨!

這無疑又是一個展示他才能的機會,而這個機會,又是慕允宸給自己爭取而來的。

他心裏早把慕允宸當成了特殊的朋友!

太子邶看顧楌姝與熠王奏之事,似乎存在著某種關聯。熠王對顧楌姝所奏,句句附議,看來他們暗裏已經站成一條線了吧!

今日上朝所議之事,如顧楌姝所料,她心中的石頭也稍微可以放下了!

下朝之後,她更是覺得比往日多了分精神氣爽。

顧楌姝剛走出大殿的石階,就被上官淺的丫鬟叫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