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創業無止境(1 / 3)

時間在伍春秋創業的布局裏,按部就班地流淌。伍春秋的產業鏈,也在一步步趨於完美。

西鄉皮革製造有限公司,已更名為西鄉皮革製造集團有限公司。

村裏的製革廠起名西鄉皮革有限公司,下屬汙水處理廠,養豬場,豬牛屠宰場,肉製品加工廠,大米加工廠,飼料加工廠,生產經營服務部。至此,西鄉村的鄉村振興項目已全部運營。

整個西鄉村家家戶戶,都在皮革廠、養豬場、肉製品加工廠參股,就業。大米加工廠和飼料加工廠,采取承包製,分包給兩家農戶。

村裏的公共設施,也已經全部落成。路燈架滿全村主幹道,架至每個屋場路口。自來水和網絡,送進每家每戶。新建的村部和文化活動中心,其規模百年不落後。

農田平整,看上去就像一張棋盤,水利灌溉建設更是巨額投入。所有池塘清淤,塘基硬化。

政府投入巨資扶持鄉村振興,伍春秋和程豐才把家底都投入了村裏的建設。

這日堂叔來電話,要她和春秋回去參加選舉。伍春秋問選什麼,堂叔說自己卸任,選村支書。伍春秋便知道是怎麼回事。

伍春秋夫妻入黨,是市委書記親自交代過的。書記一直心係自己蹲點的村子,這次全市搞鄉村振興,他把自己培養的梁寒豔放到西鄉村搞試點,又一心想培養伍春秋和陳淑貞挑村上的擔子,這都是他有心的布局。

想不到,伍春秋夫妻入了黨,伍春秋卻無心村務。村上便想硬拉陳淑貞接堂叔的班,但又被伍春秋以妻子健康問題婉拒了。結果,全村黨員力薦程豐才任了村支書。

堂叔半路卸了村上的擔子,但仍然肩負著侄子侄媳交給他的任務,掌管著村裏的整個業務。

又是臨近年底,電力園辦公服務區內,春秋公司的四棟大樓,都在搞室內衛生,計劃搬進去後放年假,第二年春節進駐辦公、住宿。因為優惠的住房補貼政策,凡屬公司中高層員工,沒在城裏購房的,都與公司簽訂了購房合同。

辦公室的設施,由各供應商陸陸續續運來。這段時間,公司裏的員工,常常去產業園辦公樓,擺設自己辦公室裏的桌椅。

伍春秋對企業文化宣傳特別注重。圖文廣告公司已經在辦公大樓工作了近一個月,精心策劃、製作、安裝各種新增圖牌。

產業區三個廠房,塔材廠已經建好,正在安裝各種加工設備。光伏板廠完成了一半廠房建築。電纜廠比較複雜,基礎工程還處於打樁階段。

壺口采石場的業績,一直保持穩定。對這類開采一天就少一天資源的產業,伍春秋沒有提高產能,但為了保證工人的安全,已經兩次更新安全防護設施。

建材廠產能逐步上升,業績比原來提高了三倍以上。經成功銘和王國濤建議,又在旁邊征地,開了家商品混凝土攪拌公司。兩個公司,一套管理班子,相當於節省了一個公司的管理成本。伍春秋采取年終獎發放形式,對建材廠管理人員給予適當補償。

電力工程施工業務,自然是整個春秋公司的主業。目前,主業上所賺回的兩個多億,全部投入了上述產業。那六家兄弟公司,全部以春秋公司名義,進入東部電網承攬業務,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已經為公司創造利潤五千多萬元,包括產業園的返稅部分。最近,又有幾家公司,找伍春秋洽談,想成為春秋公司的分包商。

春秋公司也已更名為春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很顯然,現在的辦公場所和管理人員,已經不適應現有規模,尤其是人才的匱乏越來越明顯。

在這方麵,許岩、王國濤、米陽、黃曲兒四人對公司的貢獻最大,他們幾乎把以前的同事和同學,全部挖了過來。

而送變電的鄧少強,不是那種愛惜功名利祿的官員,他是個幹實事的人,尤其厭惡搞虛頭巴腦的形式主義。他更加不滿爾虞我詐的權力鬥爭,早有退出官場的意向。

他剛剛主動退居二線,就被伍春秋夫婦登門求賢,強行拉過來掌管春秋電力產業這一塊,包括產業園的三家廠子。

春秋公司的經營管理模式,以及伍春秋夫婦的性情,很對鄧少強的性格,他很快就融入了整個企業的員工中,受到所有員工的無上尊敬和愛戴。按他自己的說法,春秋公司喚醒了他的第二春。他說進了春秋公司,就像進了一個和睦的大家庭,不要像過去那樣麵對下屬裝樣子,擺架子,現在活得輕鬆愉快。

皮革產業鏈這一塊,陳淑貞也是廣攬人才,培養後備力量。出於身體原因,她也不再事事親為,放手讓芳妹子和玲妹子等公司高管,分擔公司的重任。和諧的企業文化,以及老總對員工的高度信任,讓員工有了家一樣的歸屬感,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產品質量意識不斷提升,這對一個外貿企業來說,至關重要。

因為姐夫接來的訂單利潤高,更因為產業鏈的形成,減少了多層原材料采購環節,皮革集團的利潤超過百分之三十。

陳淑貞不甘落後,將皮革製造公司的地盤向圍牆外擴大一倍,增加一倍的生產車間,同時新建集團辦公大樓。

她采用丈夫的經營策略,吸引著整個江北的皮革人才,正在不斷流向西鄉皮革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