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逢之時(1 / 2)

春秋戰國公元前491年

地數會暨的越國最繁榮昌盛的地區當屬紹興新都了。專屬馬車通行的官道,雖隻是用沙石泥土簡陋鋪就,但一塵不染。沿道兩旁街市鱗次櫛比,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商販的吆喝聲。人們雖然披頭散發,赤腳著地,但身上的衣著服飾已用上了上好的蘇繡。但這繁華的景象依舊掩藏不住戰火帶給人們的傷痛,越王勾踐剛被吳王夫差下令放逐回來,一切都是百廢待興,血洗恥辱,人們的神色也不禁緊張起來,略帶些妻離子散的憂傷,誰也不敢揣測吳國將勾踐放回的意思,也不想想吳王越王將會有怎樣的行動。

一匹白駒飛快的奔馳著,遙遠就傳來達達的馬蹄聲,走近揚起一身的塵土。馬上手握韁繩的男子身著一襲鴉青色的衣袍,袖子的邊緣繡著金線的滾邊,雖然披頭散發,但那張麵如冠玉的臉龐充滿著青春與朝氣,與一旁低頭看路的行人顯現出雲泥之別,天壤之差,一看就知道是達官貴族家的子弟。而橫坐在鞍上的少年則比他小幾歲,俊美的臉龐帶著幾絲稚嫩與幼稚,但一雙如古井般幽深的眼睛此刻被密密的睫毛給蓋住,掩住眼底的神色,頹長而纖細的手指正懷抱著一旁男子的腰。動作雖然親密**,但絲毫不顯尷尬,反而顯得二人很有默契心靈相通,像是兄弟。

路邊的行人被這兩個衣著華貴不像布衣平民的人引起了注意,紛紛對他們停駐腳步,頻頻以目示意。正值風華正茂的少女則對他們含情脈脈,芳心暗許。頑皮的兒童則對這匹高大威猛的良馬吸引了目光,追著趕著,有伴的還跟同伴討論這兩人誰功誰受。但這兩人依舊對這些目光熟視無睹,恍若處在不同世界一般策馬奔騰,行到一家酒樓時二人停了下來,駕馭馬的男子翻身下馬,站穩後攙扶著少年下了馬。將韁繩交給酒館的小廝後,二人一前一後的進了酒店,隨著小二的指引下,二人進了一間雅間。雅間寬闊舒適,臨席的窗戶恰當好處的將越國的美景一收眼底。似是有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當然雅間最大的優勢就是公事私事都可放心一說,絕不會有他人偷聽以及打擾等。但雅間就是占有這個優點,價格甚是昂貴,不是普通人能消費得起的,更何況這還是地理位置最佳的,位於市中心,堪稱越國第一酒樓。

不過鳳棲樓的小二可是眼尖貨兒,一看就知道這兩位貴客的衣著不凡,不是家道中落的

紈侉子弟,就是身兼官職的少年英雄。更何況現在戰火四起,酒樓都快歇業了,難得有這兩個稀客,他當然是從頭到腳笑顏奉陪啦。未等這兩人指明來意,他就趕忙將二人引入最好的雅間,待二人坐定,小心翼翼的關上門。

二人盤腿坐在榻上,年長的男子拿出隨身帶的酒囊給自己與對麵的少年倒了大半碗酒,少年剛想推卻,確被男子執意攔住:“你剛來這,一路上車馬勞頓,不給你好好接風洗塵,怎麼行呢。”聽了這話,少年蓋在碗上的手放了下來,規矩的放在雙腿上,一副正襟危坐的樣子。男子意味地看著少年的這一舉動,嘴角彎成一個好看的弧度,輕笑了一聲:“夷光,你不必那麼拘束。就像我們初次見麵的一樣,好嗎?”少年尷尬地笑了笑,應聲點了點頭,舉止也略放鬆了些,但心終究提不下去,如今,怎麼能跟當年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