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竟沒死!”
黑衣人聲嘶力竭的喊出了他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後幾個字,來不及後悔,更是來不及給他女兒留下隻言片語。
龍蹺真人垂死之際,以合道之軀,將天道封於己身,地道封於黑衣人,雙道化作陰陽八卦圖,不停旋轉。
“爹爹!”
羅刹麵具女死命衝向陰陽八卦圖,卻被旋轉勁氣擋回兩三丈,昏厥過去。
這陰陽八卦圖,不停旋轉,最後化作一顆紅珠射向遠方。
那個遠方正是巴郡,正是江州,那個正被大雪紛擾的城池。
“原來如此,我夢中的雙魚化作的紅珠應該就是龍蹺真人和這黑衣人了吧!”亂十一心中已有答案。
“這兩位頂級人物,生前死戰又是為何呢?”
他繼續努力思考,但腦海裏,卻怎麼也出現不了答案……唯一相關線索回憶,隻有龍蹺留下的寥寥數語。
第一,紅珠裏傳承了兩位頂級人物各個階段的修為、記憶。兩個人的修為、記憶,將在機緣巧合下分別開啟。
第二,這紅珠裏的修為隻能在各階段達到一半的能量。換言之,另外一半修為,還得靠自己勤加苦練,但相對平常修士,這速度已經快了一倍。
第三,龍蹺最後在記憶裏留下了一條咒語,隻需他心中默念,便可恢複時間流動。
亂十一弄明白這些問題後,決定將這一切深埋心中。聰慧的他,深知藏而不露,才是明智之舉。
“靈寶天尊,解期身形。乾震巽坎離!”亂十一默念法咒,殿外金葉隨之飄動,一切恢複如常。
他穩住心神,邁步上殿。入得殿門,見殿內上坐九人,居中一人,身形矮小圓胖,遠看近乎是個球體。此人目光溫和柔軟,正注視著亂十一。
亂十一迎著目光,憑著龍蹺的記憶,認出居中這位便是龍蹺首徒定陽子,在其左右分坐其他師叔,以及自己的師父出塵子。
“你的情況,你師父已經給我們說了。正因為你是我塵弟唯一傳人,所以希望你,除了刻苦修煉,還需盡心打理藏經閣。”
“總之八個字,好好做人,努力修道!”定陽子微笑說道。
此後,簡單的儀式完畢,亂十一便正式加入了丈人觀。出塵子也領著他,去各院拜訪了一圈,同時也讓他見識了鑄劍閣的粗獷,製寶齋、咒符院、千草穀、萬丹廬的玄妙。過程中,他也算與各個院子裏的師兄們,混了個臉熟。
這一套流程走完,在回藏經閣的路上,他才有了和師父出塵子單獨交流的機會。
“師父,我現在第一步該做什麼呢?”亂十一向師父詢問道。
“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你今後其實就三件事需要特別注重。”師父親熱的拍了拍亂十一的肩頭,回答道。
“嗯,您請講!”
“一,你須獨自悟道。這道,乃天地間運行的龐大規則,自然界中處處都有,配合我教道書《丈人經》,你自會尋到答案。”
“二,你須苦練道法,你對道的理解越深,你的功法效果就越強。不同的人,自然就擁有不同強度的道法。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一磚一瓦皆根基。”
“這三呢!也是最最重要的,務必謹記……”
“徒兒你需少吃多做。這可不是為師小氣,你看你昨天那飯量……昨天,我那米缸裏的米,竟少了一半!你這飯量真真是驚天地泣鬼神啊!我是真窮啊!照你這樣吃下去,我這一百多歲的老頭,還要額外再打幾份工來貼補你!”
“雖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但你也沒必要吃到走不動路,吃到吐吧……”
亂十一聞言小臉一紅,訕訕說道:“師父,您放心,您就讓我放開整兩天,就兩天!”
出塵子聞言,掐著手指邊算邊說:“就兩天!就兩天啊!也就是六頓……”
“六頓?不行,三頓可以!”
“那就五頓!師父,不能再少了,徒兒我可還在發育期啊!”
“發不發育的其實不重要,也就是毛多毛少的事。為師是過來人,你聽為師的,吃多了營養過剩,反而是一種病。”
“所以還是三頓合適!”
“那就五頓!”
“那我就再退一步,四頓!”
師徒二人一前一後,在關於飽餐幾頓的話題裏爭論不休,氣氛激烈,但卻溫暖。
倆人不緊不慢的回到藏經閣時,已是入夜時分,窗外一輪明月,彎彎似小船,在黧黑的夜空襯托下,泛著清冷的光。
對於十一,人生的路才剛剛開始,而這天上的彎月小船,卻也不知,將駛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