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 章 助學路上的教育見聞(2 / 2)

收起筆記本的金記者,語重心長的說道:“江左,你們做助學的事,意義非凡啊!”

劉主任也接話道:“農民不容易,農村的教育更不容易,真正要讓農民的生活有個質的提升不容易,教育的不公平並不是說兩句話,發個文件就能解決的,任重而道遠啊!”

知道曆史進程的江左,此時不好說什麼,對於劉主任說的這兩個問題,隻有他知道到了2013年,新一屆的領導人上台以後,開展轟轟烈烈的扶貧攻堅工作,才真正的把農民所遇到的問題擺在台麵上來解決。

至於說教育不公的問題,那又是一個困擾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世紀大難題,當然國家的手段不可謂不嚴厲,但真正說要解決教育不公,太難了!

不是短時間能有所成效的。

網絡的快速普及,從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教育不公,但也讓更多的人看到了教育的不公。

一行人沒有過多的停留,直奔村公所而去,經過早上的暴雨洗禮,幾人的身心都有些疲憊。

回去的路上江左還是沒忍住,多說了兩句,“大山裏的孩子想要走出去本身就很難,真正的能考出去的,少之又少,還不要說是女孩子,我不信什麼女孩子當自強,如果不考出去,一輩子也就沒有機會走出大山了…”

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江左知道他們能得到好的教育是非常不容易的,而能從不公平的教育中考出來,到大城市那就更不容易了。

東山這邊還好一點,有煤炭資源,所以家長也會更有能力送孩子去讀書,但是像紅妹所在的這些村子,適齡兒童輟學的一大堆,能入學接受教育,再靠自己考出去,其中的艱辛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是啊!百年樹木,十年樹人!但很多孩子根本就沒有機會去到學校,那還怎麼談教育的問題。”金記者感慨了兩句,他當記者的這些年,教育係統的新聞稿寫過無數,對於滇市教育的難,他真的比大部分的人還要知道的更多。

劉主任說道:“你們說的這些領導怎麼會不懂,教育部門的下來各地不知道摸排了多少次,政府在盡力,但什麼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特別是教育事業,不是兩三年就能看到成果的,它需要一個持續性的投入,當然民間的力量也少不了…”

對於滇市教育部門為農村教育所做的努力,江左還是知道一些,畢竟上一輩子自己是個老師,多多少少的知道滇市教育係統所出台的一些政策,確實為控保輟學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行人邊走邊說,也沒有什麼忌口的,想到什麼就講什麼,畢竟這群人也算是深入一線,所看所見所聞所聽,都會給各自不同的感觸,群策群力還真說到了不少好點子。

當然吹牛聊天的東西可不會影響到領導,身在其中的江左隻是笑笑,很多東西他們說的太理想化,跟本沒有實際操作的空間,除非是有那個大財閥不計回報,一心隻為公益事業發光發熱,但可能嗎?

就連馬爸爸評選的最美鄉村教師都做不到,隻能改變很小一部分地區的教師、教育境況,更何況是一群“大學生”的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