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應該是對目前狀況比較貼切的比喻,我軍從東三省一路打到了福建,但是太平洋艦隊在台灣海峽劃了一道紅線,我軍在陸地上戰無不勝,但是一旦越過台灣海峽,不論如何驍勇,結局依然是全軍覆沒。
我用了一個月時間試探這道紅線是台灣海峽還是鴨綠江,當收儲超過100萬噸,外棉也達到100萬噸時,我可以很肯定的說這道紅線絕不是鴨綠江。所以我不會用我身經百戰的戰士去做無謂的犧牲。”
江左停頓了一會,又接著道:“期貨就像打仗,打仗一定會死人,而期貨不可能不冒風險。一個真正的將軍知道在什麼時候必須堅守陣地漠視犧牲,而什麼時候必須主動撤退不做無謂的犧牲。”
江左:“同時通過這一個月的觀察,我也理解了目前形勢下托住國內價格的一些有利方麵,但是我仍然堅持我們可以做的更好,特別是在國外(我的要求可能有點高)。
既然國家已經花了這麼多錢,我們就不要讓這些錢白花。
把價格托在19800可以讓前期犯了錯誤的企業在一個相對高位消化高價庫存不至於馬上破產,銀行的貸款不至於馬上變成壞賬,工人不至於馬上失業。
在目前我們最需要穩定經濟的時候這些都是必要的。
用財政直接補貼棉紡織行業,這個措施未必是錯的。
至少比突擊花掉要好吧,而且整個收儲過程公開透明,我沒有看到腐敗現象的發生。”
“至於說問我棉花今後的走勢,其實很簡單,你相信台灣能夠反攻大陸嗎?順便說一句既然我已經在棉花上勝利撤退了,某些品種的多頭就要謹慎了。”
江左最後囂張的放了一個狠話。
其實江左哪懂的這麼多啊!完全是因為從(“小白一號”華為手機)看到的了一個期貨技術大佬的采訪,所以就照搬。
江左惡趣味的想:“不知道哪位大佬,看的自己的采訪時,會不會覺得惺惺相惜??哈哈哈!”
還真別說,這事真被江左猜中了,狂人林廣在看到江左采訪的時候,震驚了,這小子怎麼和自己想說的話一模一樣,操作手法也如出一轍。
林廣恨不得,立馬就找到江左,兩人要好好認識交流一番,這世間難得有知己啊!
有網友看到了江左先生成功的原因,進行了總結:
江左的交易保本率超高。
正確的補倉方式,贏得流通股,使利潤繼續擴大市場,與預期一樣,選擇點繼續補注。
分析、計劃並等待機會的到來。
不符合預期,及時止損,及時存活,今天的走勢是技術上的突破,而他早上所有的空單都平了。
充足的基礎研究,讓江左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持有頭寸,這在交易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時間是最好的朋友。
至此,在棉花期貨交易市場,江左收割到了足夠的本金(六千多萬),也為他接下來2012年的投資創造了資金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