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讓財富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還是緣於其特別的建倉加碼策略。
“期貨實行每日結算製度,每天交易結束後,客戶盈虧都結清。如果出現盈利,就可以將賺的錢用來加倉。這位客戶的加倉策略是倒金字塔式的。”喻國偉表示。
“通常的加倉策略是正金字塔式,例如,你第一筆投入10萬元,賺了錢,則表示你判斷正確,那麼,第二次則投入5萬元,第三次或再投入3萬元……每次逐漸減低委托手數來分散、化解風險。但是這位客戶則不一樣。他最開始的本金隻有不到30萬元,但當他賺了30萬元時,就將這30萬元全部加倉;賺了100萬元時,又加倉100萬。其加倉資金呈現為一個倒金字塔模型,越到後期加倉金額越大。”
有人認為這種加倉策略帶有賭博性質。
喻國偉表示,這位客戶的操作前提是基於對大勢的判斷,雖然這種倒金字塔式加倉的風險確實較大,但其收益卻相當驚人。其操作中很值得重視的一點是,這位客戶先後出金(即提走資金)28萬元,這意味著,即使最終爆倉,錢全部賠掉,但他仍然保住了本金。
無獨有偶,金鵬期貨還有一位客戶跟上述交易者一樣,在這波下跌行情中賺得缽滿盆溢。
其對賬單顯示,最初該客戶賬戶權益為2.1萬元;4月23日,入金5.6萬元,權益共計7.7萬元;5月23日,權益增長為15萬元;6月19日,權益變成60萬元;9月16日,權益增長至100萬元;11月3日,權益為200萬元;11月7日,權益增長為500萬元;11月12日,權益達到900萬元。這位客戶的收益率達到117倍,前後花了近7個月時間。
做好投資資金虧損準備
當金融危機在全球肆虐,在眾多投資者都在為負收益或者零收益唉聲歎氣的時候,具有做空機製的期貨市場卻讓一些投資者樂開了花。
有部分投資者也躍躍欲試。
但是,由於期貨是杠杆交易,其收益率比普通投資要高,其風險亦高於普通投資。
“對個人投資者來說,投資的資金最好是閑錢,即使完全虧掉也不會影響你的生活。其次,要注意對資金使用風險的控製。假如你有10萬元資金,有兩種操作策略:一是將它們全部打入保證金賬戶但不要滿倉操作,一次隻使用25%的倉位進行操作;二是一次隻入金2.5萬元,即使全部損失,但隻占總資金的25%。一定要避免滿倉操作。” 喻國偉說。
在期貨市場有暴富的神話,也有巨虧的慘案。
數年前震驚世人的國儲期銅案,許多人記憶猶新。
該事件的“主角”劉其兵,於2003年10月間,以國家物資儲備調節中心的名義,在期貨市場上建立大量空頭頭寸,但後來銅價暴漲,劉其兵交易賬戶損失據估計達到3700萬美元。
後來,劉其兵又“再接再厲”,期貨空頭加上結構性期權的總損失,估計達6.0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