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唐僧送真經回長安繳旨 佛祖封神西遊皆得圓滿(1 / 2)

話說四人離開陳家莊,隨著金剛駕風而去。

第二天天曉,陳家莊眾人都起來,帶著果品齋肴來奉獻,誰知已不見了唐僧師徒。這個來問,那個來尋,都慌慌張張,不知所措,道:“可惜了,活佛走了!”

家家便望天禮拜,以後每年四大祭,二十四小祭。還有那告病的,保安的,求親許願,求財求子的,無時無日不來燒香祭賽,真個是金爐不斷千年火,玉盞常明萬載燈。

再說八大金剛使第二陣香風,不一日便將唐僧師徒送到東土,遠遠望見長安城了。

唐三藏離開長安取經長途跋涉了十四年,現在幾日便回到了。

長安城那唐太宗皇帝自從送唐三藏去西天,本以為三年便可回來,所以第二年便起了一座望經樓,打算用於接經,他年年親自來這裏等候。

今日正巧,他帶了一班隨從在此等候。隻見西方滿天瑞靄,陣陣香風。

此時八大金剛停在半空中,對唐三藏道:“聖僧,這裏已經是長安城,我們不下去了,怕被人猜破,泄漏天機。孫大聖,你們三位也不必去了。聖僧你將真經傳給你主上便即刻回來,我在空中等你,一齊回西天佛祖去繳旨!”

悟空道:“尊者,你說得是,但我師父何挑得這經擔?如何牽得這白馬?還是要我們三個一同送去才行。多煩你們在空中等一等,不會誤事的。”

“大聖,觀音菩薩已經奏過如來,如來限定八日之內完成藏數。如今已經過了四日,就怕八戒貪圖富貴,誤了期限。”

八戒笑道:“師父成佛,我老豬也望成佛,豈有貪圖之理!老豬再傻也不會傻成這樣吧!你們在此等等,我們交了經便即刻回來。”

於是沙和尚牽馬,豬八戒挑經,孫悟空陪著唐三藏,四個按落雲頭來到望經樓前。

唐太宗一見,即刻下樓相迎,道:“禦弟啊,你可回來了!”

唐三藏連忙下拜,唐太宗扶起來。

唐三藏便將三個徒弟的出生來曆和沿途的功勞,還有小白龍馬的來曆稟報唐太宗。

唐太宗十分歡喜,即刻請唐僧師徒入朝。

於是唐三藏上馬,沙和尚牽馬,豬八戒挑經,孫悟空拿起金箍棒在前開路直入長安。正是:當年清宴樂升平,文武安然顯俊英。水陸場中僧演法,金鑾殿上主差卿。關文敕賜唐三藏,經卷原因配五行。苦煉凶魔種種滅,功成今喜上朝京。

此時長安內已經全城皆知取經人回來了。

再說唐僧從前修行的洪福寺中,有幾個小和尚出門外,見門外幾株鬆樹枝頭都向東,覺得奇怪,急忙進去說道:“奇怪了,奇怪了,昨晚沒有刮風,為何鬆樹的枝頭都向東呢?”

其中有唐三藏的舊徒弟道:“快換衣服,取經的師父回來了!”

眾僧道:“你怎麼知道是取經的師父回來了?”

“當年師父臨走時吩咐,三五年或者六七年,隻要看到鬆樹枝頭向東便回來了!我們等了十幾年,如今果然回來啦!”

於是一寺的和尚都換上了袈裟,趕出街頭迎接。此時皇上已經接了聖僧入皇宮中,他們接不到,之後返回洪福寺等候。

在金鑾殿上,唐三藏將經卷呈上給唐太宗,一共五千零四十八卷,正合藏之數。又將通關文牒交還唐太宗。

唐太宗看完,拉著唐三藏的手道:“禦弟,這張文牒是貞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發的,如今是貞觀二十七年,禦弟長途跋涉,行了足足十四年了。”

當日,唐太宗設宴慶賀,歡慶了一日。

到晚上,唐三藏與徒弟回到洪福寺,與眾僧人相見。

久別相逢,又大功告成,自然是十分歡喜,一直聊到半夜,唐僧師徒便在方丈室安歇。

第二日一早,唐太宗便請唐僧師徒上殿,再三多謝唐僧取得真經回來,又請唐僧將真經演誦一番。

唐三藏道:“要念真經,需要佛地方可。這裏是金鑾殿,並非是念經之處。”

唐太宗道:“城中有一座雁塔寺,十分潔淨,可以去那裏。”

於是唐王即刻吩咐擋駕官在真經中取了幾卷,去雁塔寺,請唐禦弟念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