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奇聞怪談(1 / 2)

真是晴天霹靂,好好的天氣,突然間就狂風暴雨!高考放榜以後,劉若林失魂落魄的走在鄉間的小路上。467分,所有好的大學都與自己無緣了,真是難以置信,自己的模擬考試從來沒試過這麼低分啊!老天,告訴我,這到底是哪裏出錯了?

“考得怎麼樣?”看著濕溜溜回來的兒子,母親問。

“沒考上。”劉若林木然道。

“哦。”母親的表情失望。與其說失望,倒不如說是解脫。因為即使考上了,上大學的錢還沒有著落呢。

劉若林往上幾代,都是農民,幾兄妹讀書的錢來源於是七八畝薄田和養的幾頭豬。大學4年的學費和生活費,也不是這個家庭能承受得起的。所以,劉若林也沒打算複讀了。

應該說,可以讀高中,來源於母親的堅持。劉若林是村裏第一個去縣城念高中的人。村民之所以不讓自己的孩子上高中,歸根到底是窮。要完成小學、中學的教育尚且要他們疲於奔命,更何況是讀高中考大學?劉若林有時會想:要是中國的農民不用負擔孩子的教育開支,脫貧一定不成問題。

劉若林開始聯絡自己的同學,希望通過同學找份工作。

在家裏閑著無聊,劉若林爸爸要了點錢,到鎮上轉了幾圈。街上,熙熙攘攘。小鎮上,幾天才一個趕集日,大家都趕在一起,買些生活必需品,或是湊湊熱鬧。上了年紀,卻又不老得一蹋糊塗的老人家,是最不甘於寂寞的,隨便轉一圈,都能找到大生產運動時的同事敘敘舊。

鎮上新開了一家書店,劉若林進去,租了本古龍的《天涯·明月·刀》。劉若林讀書的時候是非常喜歡看古龍的書,他的書能反映生活的辛酸苦辣,金庸的小說還是太幼稚了。

劉若林閑逛著,意外的碰到了重建文化室的責任人——表叔。表叔是知道劉若林情況的,平和地道:“我的工程下在趕工,反正現在沒事做,不如你先幹著,等你找到合適的工作,再作打算。好不好?”

想想自己在家裏也挺無聊的,劉若林就答應了。

晚上,劉若林跟父母說:“明天我要到表叔的工地做工。”

爸媽很是意外,這兒子能幹這樣的粗活?

“我可以的。”麵對爸媽疑惑的表情,劉若林肯定地說。

第二天一早起床,劉若林吃了點炒飯,騎上自行車直奔工地。工地裏很亂,建材放得到處都是,劉若林站在工地中,茫然不知所措。最後還是表叔發現他,笑笑道:“哦!你來了;先做點簡單的。”所謂的簡單工作,其實就是搬磚,真真正正的搬磚,把工地裏堆放在一起的磚塊,搬到每個泥匠的旁邊,方便他們砌磚。

幹了一天的活,除了頭頂上的安全帽戴得不舒服外,劉若林倒不覺得有什麼。可到了晚上吃飯,劉若林才發現拿筷子的手不停的顫抖,而且手上還起了幾個水泡,輕輕一碰,針刺一樣。

不到一個星期的勞作,劉若林雙手便粗如樹皮,忙找個手套戴上,結果還是不頂用,隻要一碰到手中的水泡,便刺痛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