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寧宮內,滿地碎瓷片,太後一臉怒氣的望著眼前的皇帝,“你到底準備什麼時候選秀?拖拖拖,你都已經拖了一年了。你這後宮,除了皇後和宜婧還有個像樣兒的人嗎?”
“母後息怒,您就不要和皇上生氣了,皇上這不是忙於政務嘛。您要是氣壞了身子,宜婧可又要整天整夜的陪著您了。您就當心疼心疼宜婧,可不要再和皇上置氣了。”
“現在天下太平四海歸心,忙什麼忙!眼下正是該選秀擴充後宮綿延子嗣的時候。看看宮裏的皇子皇女,就一個嫡公主和一個二皇子還算是個好樣兒的,大皇子的腿那個樣子也是個不中用的。”
“知道了!這就下去擬旨,兒臣告退。”皇帝甩袖離開。
每次太後提到這個不良於行的大皇子,皇帝都會有些不高興。
大皇子是景正帝在六皇子府出生的第一子,對於讓自己啟蒙宮女出身的侍妾先於福晉懷上子嗣這件事,當時的景正帝心中覺得十分愧對福晉。
但是當時還是福晉的皇後十分大度,不僅讓大皇子的生母順利懷胎,為了給大皇子體麵還打算讓大皇子寄養在自己名下。
隻是大皇子出生時,福晉剛好懷孕了,胎還沒坐穩,沒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顧一個剛出生的孩子。而且大皇子出生時受難產的影響傷到了右腿,更加需要精心的養護,所以就由生母鄭氏親自照顧,沒有抱到福晉那裏養育。
後來六皇子成了景正帝,福晉成了皇後,側福晉則冊封為賢妃,皇子府裏啟蒙宮女出身的四位侍妾沒生育的都冊封成了宮裏的選侍。
因大皇子的生母鄭氏照顧大皇子十分精心,而且生大皇子時情況十分危急,傷到了母體,以後再難得皇帝的寵幸。所以她的身份是所有侍妾中位分最高的,封了從五品容華。大皇子也破例沒有送去養親殿教養。
皇後所出的嫡公主和吳寶林所出的二皇子,都是在皇子府懷孕生在皇宮裏的,嫡公主比二皇子大了兩個月。
嫡公主由於是皇後所出所以養在皇後宮裏。
而二皇子的生母吳寶林初封時位分是選侍,生下二皇子後晉為寶林。由於位分太低,所以無法親自教養二皇子。
而皇後也剛剛生育了嫡公主,沒有精力多照顧一個孩子,所以二皇子養在養親殿,吳寶林每隔五日可以去探望一次。
再之後由於景正帝要給先皇守孝便沒有其他皇嗣出生了,兩位低等嬪妃陳選侍和朱選侍都沒有生育子嗣。
本來景正帝就無心後宮,所以對此情景,反而內心竊喜,宮內人口簡單可以少生多少事端。
當然景正帝也很明白,這種狀態不可能長時間維持下去。
這可不僅僅是太後看不下去,後宮凋敝子嗣不豐,朝內諸位大臣對此也頗有微詞。
所以這次太後發火之後,皇帝也知道不可繼續拖延下去了。於是就擬了選秀的聖旨,準備在三月初發出去昭告天下。好好的選上一波人進來,一則充實後宮安撫太後,同時也可安了朝內諸位大臣的心。
由於這次選秀是景正帝登基以來的第一次選秀,所以選秀規模會相對大一些,籌備時間會更長一點,最終閱看大概會在六月份左右。
全國所有郡縣官員家的適齡女子,均需要參與選秀,落選後方可自行婚配。
參與選秀首先便是需要所有官員將家中十三歲到十六歲之間的女子上報,需列明上報女子的家庭情況、生辰八字、相貌品性。最終呈報給內監司彙集成冊,交由欽天監檢查八字,八字不合適的將會予以駁回,駁回後可自行婚配。
通過的女子便要進京參與第一輪的驗看,第一輪是由有經驗的嬤嬤和內侍共同驗看。主要看秀女體形身材、五官麵容、儀態身姿等情況。未通過的秀女則會發放六十兩白銀,相當於九品采女一年的份例,之後將其放還歸家自行進行婚配。
通過後的秀女,則是會進入皇宮內,入住儲秀宮,學習宮中規矩禮儀,一個月之後參與殿選。殿選未通過的秀女則會發放一百兩白銀,同樣放還歸家自行婚配。
通過殿選留用的秀女,則最終入選,由皇帝冊封成為後宮嬪妃,日後自有她們的一番造化。
得知太後震怒,皇帝打算開辦選秀的消息時,滿朝文武皆欣喜萬分。盤算將家中的適齡女兒送入宮中,為太後分憂。當然如果自家女兒爭氣,晉得高位也可以和家族相互扶持光耀門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