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蒙蒙的天空下,一片破敗的小鎮沒有一個人,顯得無比的蒼涼。廢棄的工廠、破損的房屋似乎訴說這裏很久之前經曆了一場戰爭。寸草不生的大地仿佛告訴人們這裏發生了一場天災。
“這是哪裏?為什麼我會做這樣的夢?”艾莎醒來,腦子裏一直回憶剛才的夢境……
艾莎摘下頭套,走出睡眠艙,喝了口水,對身旁的AI量子計算機提問:“剛才的夢境是哪裏,我們的世界根本不是這樣的,這些建築物看上去不像是我們這個世界的風格。”
“根據你大腦中的所有記憶,這個夢境確實不屬於你。同時,係統的記錄顯示夢境期間你的腦神經異常活躍,量子擾動異常,探測發現與300光年外的三個量子產生了量子糾纏”AI量子計算機回應。
“量子糾纏?三對量子?那真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啊!”艾莎繼續問,“那一定是發現了其他星球文明,快分析一下是哪一個星球。”
“根據已有數據判斷,最有可能是太陽係中的地球,這顆星球擁有衛星,大氣,海洋,適合生物存活的溫度,不過目前還沒有接收到地球上任何有意義的信號,距離太遙遠,無法解析更多信息。”AI量子計算機回應。
“接著說,怎麼才能利用這三個量子糾纏對繼續跟地球聯係。”艾莎問。
“保持睡眠,係統會用腦電波刺激你進入夢境,係統會嚐試為你對接更多量子糾纏對,這樣可以與地球獲得更持久穩定的通信。”AI量子計算機回應。
艾莎回到了睡眠艙,又戴上了頭套,“繼續訓練,與地球加強通信。”艾莎閉上眼睛,在AI發出的催眠腦電波中很快又進入了睡眠狀態。
上麵講述的這一段情節,是銀河係獵戶座M78星雲C23星球上發生的事情。C23星球所在的恒星係與太陽係很類似,而C23星球又與地球非常相似,星球的質量、體積、溫度都一樣,星球的大氣、海洋、地理、磁場、生態也一樣,而且發展出高度發達的人類文明。然而不同的是這裏的生產力高度發達,已經發展出地球上還不具備的科技,諸如可控核聚變、智能工業、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都已經深度結合並廣泛應用。此外C23星球的社會結構也與地球有很大的不同,他們的社會關係通常是以組織的形式出現,也就是不存在國家的形式,國家這個概念已經成為曆史,就如同地球上人類的祖籍這個概念。C23星球上的人類通常會參與幾個自己感興趣的組織,在組織中發揮自己的才能,為組織做貢獻。關於分配製度,由於生產力高度發達,所有人都不用擔心衣食住行,每個組織就實行按需分配。這種分配製度不單指消費品的分配,還有生產資料的分配。關於生產資料的分配,主要由申請者描述目標任務和生產資料的所需方案,然後由組織的AI係統進行評審方案可行性,最後由組織的評審委員會審批通過。當然,對於普通的、資金量不大的生產資料需求方案係統會自動通過,而對於未知的、資金需求大的方案則需要評審委員會投票決定。
介紹完艾莎所在的星球,我們繼續講述艾莎。艾莎是一個人工智能研究組織的成員,她的工作是人工智能自主意識方向上的研究。雖然C23人工智能已經高度發達且應用廣泛,但在人工智能自主意識這一領域還沒有真正的突破。也就是說人工智能多數情況下隻會完成人們交給它的既定任務,而不會按照它自己的理解提出新的任務。艾莎是一個充滿夢想的女孩,於是希望通過研究夢境與AI(人工智能)的結合取得一個AI自主意識的突破。但是這個課題之前有很多人做過,成果都不大,最多就是解析了夢境的數據,呈現夢境的圖像和語音。於是艾莎又增加了一個研究要素,這個要素是量子糾纏。要實現量子糾纏嵌入研究課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將AI係統與量子計算機結合,然後連接腦電波進行數據記錄與分析。但這樣的要素結合之前也有人做過,成果同樣也是不大,隻能實現一些比較簡單意識傳遞,比如像吃飯,想喝水,那麼就會有機器人給你送過來你喜歡吃的和喝的。但是不管怎樣,用量子計算機加入研究仍有一些進步,多出了一些對人體感官的反饋,也算是有一些被動意識了。綜合考慮以上因素,艾莎決定向組織提出申請,希望研究AI量子計算機與夢境的聯係這一課題。沒想到這一課題很快就由組織的AI係統審批通過,沒有經過評審委員會的流程。原因是艾莎申請的AI量子計算機並不是很高端,隻是屬於一個終端設備。其他設備如腦電波頭罩、視覺聽覺傳感器、體感設備等也都是常見的電子產品。不到半個小時,這些設備就由機器人送到了艾莎家裏,並且由機器人向艾莎完成了安裝調試,向艾莎講解了基礎的使用說明。艾莎當天就能正常使用所有設備了。
艾莎通常隔一天做一次夢境記錄,也就是進入睡眠艙戴上頭套,等AI量子計算機記錄夢境數據,然後第二天尋找數據的規律,跟AI對話訓練,講述自己的夢境和回答AI對於夢境的問題。這樣持續了十幾天,一直都是正常的夢,無非是一些日常生活工作娛樂的夢境,直到終於碰到開始那個奇怪的夢。